[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脚螺钉自动剪裁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0181.1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2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东日金属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脚 螺钉 自动 剪裁 冲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脚螺钉自动剪裁冲压模具,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卸料座、限位座、凹模板、模板盖和上模座,卸料座一表面与限位座配合;卸料座一表面固定有第一气缸;限位柱与模板盖的第二U型槽配合;凹模板周侧面固定有第一气缸;凹模板一表面开有凹槽;凹槽开有若干十字圆孔;十字圆孔与冲压柱配合;模板盖的第二贯穿孔与导柱配合;上模座一表面开有若干十字圆孔;十字圆孔与冲压柱配合;上模座一表面开有若干第四盲孔;第四盲孔固定有导柱。本发明通过凹模板和模板盖和限位座中第二限位槽道的作用,解决了冲压柱的作用力不均匀,长时间运行导致冲压柱磨损和导致冲压柱的导柱损坏严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地脚螺钉自动剪裁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对其实施改造,形成先进制造技术。目前,在进行较大的异型产品模具设计时,由于产品存在凸台、凹包以及折弯等情况,冲穿会在该零件的弯折处施加较大的力,进而冲压柱的作用力不均匀,长时间运行导致冲压柱磨损;模具在存放时会存在倾斜角度,进而导致冲压柱的导柱损坏严重。
本发明通过凹模板和模板盖的作用,使模具完全处于凹模板和模板盖闭合状态下,具有模具受力均匀的特点;通过限位座中第二限位槽道的作用,方便模具的存放,解决了冲压柱的作用力不均匀,长时间运行导致冲压柱磨损和导致冲压柱的导柱损坏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脚螺钉自动剪裁冲压模具,通过凹模板、模板盖和限位座的作用,解决了现有冲压柱的作用力不均匀,长时间运行导致冲压柱磨损和导致冲压柱的导柱损坏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地脚螺钉自动剪裁冲压模具,包括卸料座、限位座、凹模板、模板盖和上模座,所述卸料座为矩形板结构;所述卸料座周侧面开有若干第一U型槽;所述卸料座一表面设有若干支撑板;所述两支撑板分别与限位座的一表面配合;所述卸料座一表面设有一U型座;所述U型座一表面开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卸料座一表面固定有若干挡料板;所述限位座一表面设有若干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模板盖的第二U型槽配合;所述限位座一表面分别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柱和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道;所述第一限位槽道分别与模板盖、上模座的周侧面配合;所述限位座一表面开有第二限位槽道;所述第二限位槽道与凹模板的周侧面配合;所述凹模板周侧面开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凹模板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导柱配合;所述凹模板一表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均匀开有若干十字圆孔;所述十字圆孔为圆形孔和十字形孔的组合;所述十字圆孔与冲压柱配合;所述模板盖为矩形板;所述模板盖周侧面开有若干第二U型槽;所述模板盖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与导柱配合;所述模板盖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三盲孔;所述第三盲孔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模板盖一表面与凹模板配合;所述模板盖一表面均匀开有若干十字圆孔;所述十字圆孔与冲压柱配合;所述上模座一表面均匀开有若干十字圆孔;所述上模座另一表面均匀开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冲压柱的第二螺纹孔配合;所述十字圆孔与冲压柱配合;所述上模座一表面开有若干第四盲孔;所述第四盲孔分别固定有导柱;所述上模座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五盲孔;所述第五盲孔固定有第二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的限位柱周侧面开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缸周侧面分别固定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柱一表面开有第二螺纹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凹模板和模板盖的作用,使模具完全处于凹模板和模板盖闭合状态下,具有模具受力均匀的特点;解决了冲压柱的作用力不均匀,长时间运行导致冲压柱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东日金属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东日金属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0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