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频点配置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7946.6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9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兴;高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点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频点的配置方式不合理导致终端切换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频点配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对于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每一频点,分析测量报告得到该频点的第一测量值、第二测量值和第三测量值中的至少一个;根据得到的至少一个测量值确定该频点的配置概率;基于各频点的配置概率对终端在目标小区内进行切换时所需测量的频点进行配置,其中,任一种测量值都能反映目标小区内和周边用户的实际行为特点,根据这些信息确定的配置概率更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终端在进行切换时所用的测量时间较短,可以降低错过最佳切换时机的概率、提高切换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频点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通信技术已经飞速发展,但因为用户的不断增长和用户需求的快速更新,单一频段的网络已经无法满足运营需要,因此通信运营商纷纷开启多频段组网的多层网覆盖结构模式,这样,同一个小区内可能同时存在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D-SCDMA)、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等多个系统。
比如,以LTE系统为例,在LTE系统内涉及D/F/E三个主要频段,且D/F/E中的每一频段又包含2~3个可用的20M子频段,因此覆盖每个小区的频点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终端在进行异频或者异系统切换以前,需要根据网络侧下发的测量配置(Measure Config)对频点进行参数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切换小区,但随着频点使用的复杂化,测量配置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现有技术中,两种比较常见的测量配置方式为全频点测量配置和地理位置测量配置;其中,当采用全频点测量配置时,如果终端进行切换,则需要选择小区覆盖范围内所有的频点进行参数测量,这样,测量的频点数比较多、测量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导致终端错过最佳切换时机,进而降低终端的切换成功率;当采用地理位置测量配置时,设计人员将小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频点都配置为需要进行测量的频点,而这种方式只是单纯地考虑终端的近端切换、忽略了终端用户的行动特点,因此配置方式也不合理、也会降低终端的切换成功率。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频点的配置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终端切换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频点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频点的配置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终端切换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点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对于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每一频点,分析所述测量报告得到该频点的第一测量值、第二测量值和第三测量值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测量值是根据终端上报该频点的次数和上报所述测量报告内所有频点的总次数确定的;第二测量值是根据终端在该频点下上报的第一采样点的个数、和在所述测量报告内所有频点下上报的第一采样点的总个数确定的,所述第一采样点中的时间提前量TA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第三测量值是根据终端在该频点下上报的第二采样点的个数、和在所述测量报告内所有频点下上报的第二采样点的总个数确定的,所述第二采样点中的电平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根据得到的至少一个测量值确定该频点的配置概率;
基于各频点的配置概率对终端在所述目标小区内进行切换时所需测量的频点进行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点配置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7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