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化辅助溶质溶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3615.5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春晖;任旭东;袁寿其;佟艳群;李祥;石佑敏;王杰;张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3/02 | 分类号: | B01F13/02;B0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溶质 溶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溶解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空化技术的辅助溶质溶解装置,属物理方法溶解作业领域。
背景技术
溶解就是将溶质加入溶剂,形成混合均匀的溶液的过程。传统的溶解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部分设备仅采用搅拌的方式,溶解效率有限,由于溶解不充分,在溶解固体溶质时易形成沉淀物;部分溶解设备和方法需要加入催化剂,会引入杂质,影响溶液的质量。空化是指液体内局部压力降低时,液体内部或液固交界面上蒸气或气体的空穴(空泡)的形成、发展和溃灭的过程。空泡在溃灭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其冲击力可高达十几Mpa,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利用空泡在溃灭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能量来促进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行内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残渣排放量、无催化剂添加、溶液质量高的空化辅助溶质溶解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化辅助溶质溶解装置,包括循环池和三通阀,所述循环池与溶剂输入装置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个端口通过水泵与所述循环池连接,第二个端口与过滤池连接,第三个端口与空化发生仓连接,所述过滤池与储液池连接,所述空化发生仓通过阀门与所述循环池连接,所述空化发生仓上安装有溶质输入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三通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上述方案中,所述溶质输入装置为液体溶质容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溶质输入装置包括固体溶质,所述固体溶质通过块状物推送装置与所述空化发生仓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池上还连接有残渣回收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泵、所述空化发生仓、所述阀门、所述三通阀和所述块状物推送装置均与计算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装置利用空化技术以空泡溃灭产生的局部能量作为助溶动力,提高溶解速率;(2)该装置通过在循环池内进行多次空化循环溶解,使溶液更加均匀,提高溶解效果;(3)本方案不添加化学催化剂,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溶液无杂质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空化辅助溶质溶解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溶剂输入装置,2、循环池,3、水泵,4、三通阀,5、过滤池,6、储存池,7、阀门,8、计算机,9、残渣回收装置,10、液体溶质容器,11、空化发生仓,12、块状物推送装置,13、固体溶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种空化辅助溶质溶解装置,包括溶剂输入装置1、循环池2、水泵3、三通阀4、过滤池5、储存池6、阀门7、计算机8、残渣回收装置9、液体溶质容器10、空化发生仓11、块状物推送装置12、固体溶质13。其中循环池2与溶剂输入装置连接,三通阀4(本实施例优选三通阀4为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个端口通过水泵3与循环池2连接,第二个端口与过滤池5连接,第三个端口与空化发生仓11连接,过滤池5与储液池6连接,所述过滤池5上连接有残渣回收装置9。空化发生仓11通过阀门7与循环池2连接,空化发生仓11上安装有溶质输入装置。当溶质为液体溶质时,所述溶质输入装置优选为液体溶质容器10。当溶质为固定溶质时,所述溶质输入装置优选固体溶质13,所述固体溶质13通过块状物推送装置12与所述空化发生仓11连接。整个系统由计算机8监控和调整,主要是将水泵3、三通阀4、阀门7、空化发生仓11、块状物推送装置12与计算机8连接。所述块状物推送装置12有液体密封措施,防止推送固体溶质13时液体倒流,流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3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