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水蒸发降温地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2425.1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龙相如;梅国雄;覃英宏;贺玉辉;肖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1/22;E01C11/24 |
代理公司: | 45104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永校<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水 蒸发 降温 地砖 | ||
一种储水蒸发降温地砖,包括蒸发板、透水管、储水盒和透水边框,所述蒸发板下部有若干个锥形支撑脚与储水盒底部接触,锥形支撑脚作为蒸发板的支撑结构与毛细吸水通道,透水边框设置于储水盒上部的四周,透水管置于储水盒内,水分通过透水边框进入位于蒸发板下部的储水盒内,多余水分从透水管排出至基础和地下土层。储水盒内的水分通过毛细作用运动至位于上部的蒸发板表面,形成湿润水膜,在热天水膜会蒸发,蒸发作用可以降低地面的温度及显热散失,同时消耗储水盒内的水分,以储存下一次水分,该地砖具有储水、透水、降温三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城市排水、建筑节能、城市热岛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水蒸发降温地砖。
背景技术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原有下垫面逐渐被不透水的路面及屋面所取代。导致在降雨时期,雨水不能迅速的渗入地下,从而使雨水径流大量增加,城市出现内涝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不透水下垫面的热力属性与原有的透水下垫面有着显著的区别,钢筋混凝土与沥青的比热小、吸热迅速,它们在受到太阳辐射以后,温度显著提升,显热能力强,在夏季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热舒适性,且易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
近年来许多城市通过铺设透水混凝土路面来缓解城市雨水径流及内涝的问题。由于透水混凝土的快速透水性,能将落入其上的水分迅速排入地基及地下土层,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内涝的发生。但也正由于透水混凝土的快速透水的特性,使透水混凝土具有保水性差的特点,在雨后的热天,透水混凝土内残留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蒸发。进而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温度显著提升,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贡献微弱。
因此,若能开发一种既具有透水功能,又具有较高保水率,且能在热天的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显著减少地面温度的铺装产品。这样对缓解城市内涝、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均具有重大意义,这必然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一个巨大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水蒸发降温地砖,既能够将一部分落入地面的水分储存起来,又能将多余的水分排入地基及地下土层。利用其中所储存的水分在热天蒸发,带走地面热量,降低地面温度,并减少显热辐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储水蒸发降温地砖的储水功能可以减少城市地表径流量,减缓城市内涝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水蒸发降温地砖,包括蒸发板、透水管、储水盒和透水边框,具体结构为:所述蒸发板下部有若干个锥形支撑脚与储水盒底部接触,锥形支撑脚作为蒸发板的支撑结构与毛细吸水通道,储水盒内的水分通过锥形支撑脚的毛细吸水通道运动至蒸发板的上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在热天的时候,蒸发板上的水膜会自动蒸发,带走热量,降低储水蒸发降温地砖表面温度,减少表面显热,透水边框设置于储水盒上部的四周,透水管置于储水盒内,水分通过透水边框进入位于蒸发板下部的储水盒内,蒸发板上表面高度与透水边框齐平,蒸发板位于储水盒上部。
所述蒸发板和锥形支撑脚用硬质吸水材料制造,所述硬质吸水材料包括硬质岩棉板、加气混凝土或陶土材料。
所述蒸发板下部锥形支撑脚高度由储水盒高度决定,蒸发板下部锥形支撑脚的布设与数量由储水蒸发降温地砖面积决定。
所述蒸发板上表设置有一定的凹槽或花纹,用于防滑与美观。
所述透水管垂直设置于储水盒内部,管壁不透水,透水管中间填充有硬质透水材料,透水管高度略低于储水盒高度,透水管下部与外界连通,当储水盒内部的水位高度高于透水管高度时,水分会从透水管内部排出储水蒸发降温地砖至基础和地下土层。
所述的储水盒四周设有若干支撑柱,用于对透水边框提供支撑。
所述的储水盒底面有圆形底座,该底座与锥形支撑脚吻合接触。
所述的透水边框由多孔实体材料构成,优选透水混凝土,透水边框宽度由储水蒸发降温地砖上表面面积确定,优选5cm。
所述储水盒由硬质不透水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2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临时道路及其铺设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行人过马路智能警示引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