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电发条的路面能量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50875.7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夏委;姚明辉;张伟;马立;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电 发条 路面 能量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发条的路面能量采集器,包括踏板、盖板、箱体、齿轮、齿条、弹簧、套筒、齿条传动体、压电发条和固定轴,所述盖板与箱体通过螺钉连接,踏板位于盖板上方,与齿条连接,齿条下端部与内部装有弹簧的套筒连接,齿条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与大齿轮同轴固定,大齿轮与其两侧的齿条传动体啮合,齿条传动体与压电发条及内部装有弹簧的套筒连接,压电发条为上下表面贴有压电片的发条,压电发条中心端锁定在固定轴上,固定轴固定在箱体上,箱体共有三个腔室,压电发条共有两类。此装置适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地方,采集人行走时产生的机械能。压电发条变形大,发电量大,压电发条采用集装的形式,机械能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压电发条的路面能量采集器,可有效采集集人行走时对地面作用的机械能进行发电,属于压电发电及再生环保新能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能量需求在与日俱增,寻求新能源以及利用再生能源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可将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以实现电子设备的自供能,既能够解决电池更换不方便问题,又能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986369A公开了一种利用沥青路面变形进行发电的道路发电装置,该装置利用安装在路面沥青中的压电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但压电片的变形比较小,且难以实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009669A公开了一种分块悬臂梁结构的压电地板装置,该发明在一个装置中利用顶板直接作用在压电片上进行发电,压电片变形比较小,很难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频率的振动进行发电,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机械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压电发条的路面能量采集器,其结构设计使之具有能在任何振动频率下都能有效发电的能力,使得此装置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基于压电发条的路面能量采集器,其特征在于:盖板2通过螺钉与箱体3连接;踏板1通过短弹簧5安装于盖板2上方,并与箱体3里的齿条4连接;所述齿条4下端部与内部装有短弹簧5的短套筒8连接,齿条4与小齿轮6啮合;所述短套筒8固定在箱体3内部下表面上对齿条4的运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两个同轴齿轮均装配在齿轮轴14上;所述齿轮轴14与轴承16配合,安装在箱体3内;所述小齿轮6与大齿轮7同轴固定,它们作为一级增速器将很小的位移放大多倍;所述大齿轮7与其两侧的齿条传动体9啮合传动,带动齿条传动体9做上下往复的运动;所述齿条传动体9与压电发条及内部装有长弹簧10的长套筒11连接;所述压电发条为上下表面贴均有压电片的发条,压电发条中心端锁定在固定轴15上;所述压电发条共有两类,齿条传动体9相对的一面安装具有两个外端头的二个端头压电发条13,齿条传动体9相反的面安装具有一个外端头的一个端头压电发条12;所述长套筒11固定在箱体3内部上下底面,对齿条传动体9的运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所述固定轴15固定在箱体3上;所述箱体3共有三个腔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齿条传动体的移动使压电发条产生变形,因此只要踏板有动作就可以进行发电,从而使得发电不受振动频率的影响。
(2)本发明增加齿轮传动,使得踏板很小的位移也能使压电发条产生很大的变形,因此发电效果好。
(3)本发明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可以安装多对压电发条,这使得作用于踏板上的机械能得到较大的利用。
(4)本发明利用压电发条发电,根据压电发条固有属性,压电发条小的形变就可以产生较大的应变,根据机电耦合原理压电发条将会产生较大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具有一个外端头压电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具有两个外端头压电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压电发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0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