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付方法和支付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50562.1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彭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20 | 分类号: | G06Q20/20;G06Q20/32;G06Q20/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皮尚慧,廖媛敏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付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支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方法和支付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支付因其良好的便携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时,往往需要首先确认商家支持的付款方式,待确认了商家支持的付款方式后,用户再打开相应的应用进行付款。例如,当商家支持POS机扫码付款时,用户需要首先解锁手机,再打开相应的应用,进而打开支付码进行支付;当商家支持微信、支付宝扫码付款时,用户需要首先解锁手机,再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应用,进而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的扫码付款功能进行支付。
因此,不同支付方式的操作流程是不同的,用户在支付时需要首先和商家确认支持的支付方式,然后再进行支付。由此导致现有的移动支付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和支付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移动支付存在的操作繁琐、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其包括:
若终端处于熄屏状态,则通过终端的NFC模块识别所述终端周围的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预设付款对象;
若识别到所述终端周围的预设范围内存在预设付款对象,则获取与所述预设付款对象相匹配的支付应用程序;
启动所述支付应用程序,并通过所述支付应用程序进行支付。
在较优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预设付款对象相匹配的支付应用程序,包括:
若通过所述终端的NFC模块识别到所述预设付款对象为包含NFC标签的POS机,则获取具有NFC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或者
若通过所述终端的NFC模块识别到所述预设付款对象为包含NFC标签的扫码机,则获取具有图形码被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或者
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NFC模块识别到所述预设付款对象为包含NFC标签的图形码,则获取具有图形码主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
在较优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所述支付应用程序包括:
若获取到具有图形码被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则启动具有图形码被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并显示图形码;或者
若获取到具有图形码主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则启动具有图形码主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
在较优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付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判断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与预设的认证信息一致;
若用户的身份信息与预设的认证信息一致,则执行通过所述支付应用程序进行支付的步骤。
在较优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用户指纹信息;或者
用户声音信息;或者
用户虹膜信息;或者
用户脸部信息;或者
用户输入的密码;或者
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支付装置,所述支付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若终端处于熄屏状态,则通过终端的NFC模块识别所述终端周围的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预设付款对象;
获取模块,用于若识别到所述终端周围的预设范围内存在预设付款对象,则获取与所述预设付款对象相匹配的支付应用程序;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支付应用程序,并通过所述支付应用程序进行支付。
在较优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若通过所述终端的NFC模块识别到所述预设付款对象为包含NFC标签的POS机,则获取具有NFC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或者
第二获取单元,若通过所述终端的NFC模块识别到所述预设付款对象为包含NFC标签的扫码机,则获取具有图形码被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或者
第三获取单元,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NFC模块识别到所述预设付款对象为包含NFC标签的图形码,则获取具有图形码主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
在较优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模块包括:
第一启动单元,用于若获取到具有图形码被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则启动具有图形码被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并显示图形码;或者
第二启动单元,用于若获取到具有图形码主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则启动具有图形码主动支付功能的支付应用程序。
在较优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付装置还包括:
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505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