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8473.3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3/16 | 分类号: | B65D63/16;B65D6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电缆 线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属于电力工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扎线带又称尼龙扎线带、尼龙束线带、塑料扎带等,分为:自锁式、可松式、防拆式、固定头式、标牌式、插销式、珠孔形。采用尼龙66材料注塑制成,防火等级94V-2,具有良好的耐酸、腐蚀、绝缘性,不易老化、承受力强。广泛应用于电子厂、捆扎电视机、电脑等内部连接线,灯饰、电机、电子玩具等产品内线路的固定,机械设备油路管道的固定,船舶上电缆线路的固定,自行车整车包装或捆绑其他物体,也可用于农业、园艺、手工艺品等捆扎物品。该产品具有绑扎快速、绝缘性好、自锁禁固、使用方便等特点。
使用方法:只要将扎线带身轻轻穿过带孔的锁紧头一拉,即可牢牢扣住。作为一般电线及物品结扎用,特殊用途:不锈钢扎带。特点。工作温度:可在零下40度到105度的环境温度下使用颜色;标准色为白色,另外还有抗紫外线黑色。
不锈钢扎带具有自动锁定功能,户内,户外皆可使用。依据使用场地可灵活捆扎简单用手即可安装。抗老化、防腐蚀、紫外线、扎力紧。规格齐全。
扎线带绑扎紧固后是不具可逆性的,使其可以广泛的用于电缆扎线过程。但现有的电缆扎线带存在缺陷。人们对其作出改进,如在CN201520164787.5的文件中,提出了一种可松式扎线带。其中,带头包括呈上下贯通的方头和设置于方头内的弹性卡扣,方头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连接于齿条的第二端部,弹性卡扣设置于第一侧壁的底部并且朝向第二侧壁的顶部延伸,齿条能够自方头的下部从弹性卡扣和第二侧壁之间穿出,并且弹性卡扣卡持住齿牙,其中,第三侧壁和/或第四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柱状部从中穿入方头内的解扣孔,以使得弹性卡扣的顶部远离第二侧壁至少齿牙高度的距离。采用该可松式扎线带可以可靠地捆扎物品,在需要解开扎线带的时候,又能够快速安全地解开。
而在另外一篇CN200920197746.0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开关式扎线带,包括带体及连接在带体一端的锁扣头,锁扣头中设有弹性卡扣件及穿带槽,在锁扣头中、弹性卡扣件的上方还铰接有压扣片,该压扣片的底部和置于穿带槽中的带体表面压触配合,构成带体松紧开关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压扣片压住带体后使用方式和普通扎线带一样,只能单向扎紧,当打开压扣片时,压扣片的底部和带体表面不接触,带体和弹性卡扣件的摩擦也基本消除,带体可自由双向拉动,灵活方便的调节捆扎松紧程度。捆扎使用完后还可以将扎线带完全解开,不影响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浪费,而且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
上述文献对扎线带作出改进,使其可以快速安全地解开或是可以打开,但实际实用中仍然存在不足。现有的电缆扎线带,在使用中无法具备识别作用,使得被捆扎的电缆不易被识别,且锁紧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解决现有的电缆扎线带,在使用中无法具备识别作用,使得被捆扎的电缆不易被识别,且锁紧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可识别的电缆扎线带,包括带通孔的锁紧头及扎线带本体,所述扎线带本体由至少两层扎线带组成;所述锁紧头的通孔内设置弹舌;所述锁紧头的表面设置标签纸,且在锁紧头的一侧上设置用于放置标签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设置塑料层。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扎线带本体由三层扎线带组成。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扎线带本体的每个扎线带表面均设置排齿。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扎线带本体上的套环。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扎线带本体的一端设置尖刺部。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扎线带本体上设置弹性部。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8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