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色、混色一体式彩色3D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7030.2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2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硕创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阜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336;B29C64/393;B33Y4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料控制装置 串色 混色 固态原料 多股 支撑主体 彩色3D 熔融态 状态时 打印机 流道 混合原料 原料流向 混合料 上端部 混料 | ||
本发明公布了串色、混色一体式彩色3D打印机,其包括支撑主体、设置于支撑主体上端部并且用于控制原料流向的入料控制装置,入料控制装置设置成可在串色引导状态以及混色引导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处于串色引导状态时,入料控制装置接收多股固态原料并且可引导多股固态原料依次的深入至相应的单色熔流道内;入料控制装置处于混色引导状态时,入料控制装置接收多股固态原料并引导至混料机构中并产生熔融态混合料,入料控制装置并引导熔融态混合原料进入至其中一个单色熔流道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机,特别涉及一种彩色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带来了世界性制造业革命,以前是部件设计完全依赖于生产工艺能否实现,而3D打印机的出现,将会颠覆这一生产思路,这使得企业在生产部件的时候不再考虑生产工艺问题,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以通过3D打印机来实现;3D打印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 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尽管仍有待完善,但3D打印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势必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众多突破技术之一。
现有的3D打印机多采用单色进行打印,彩色打印机多采用混色式原料进行打印,即多种颜色的原料混合后产生的混合料;目前市场上的3D打印机并没有采用串色式原料进行打印,所述的串色式原料即为多段不同色彩的原料串联制成,由于不同打印对象,所需要的串色长度以及色彩分配方案不同,无法做到串色原料的打印前制定,因此,制约了串色打印方式的实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串色打印以及混色打印结合于一体的3D打印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串色、混色一体式彩色3D打印机,其包括支撑主体、设置于支撑主体上端部并且用于控制原料流向的入料控制装置、设置于支撑主体下端部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主体,旋转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挤出头,旋转主体与支撑主体的接触端面上设置有数量与挤出头数量相同并且与挤出头呈一一对应接通的接口,支撑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接收入料控制装置提供的原料的单色熔流道,并且其中的一个接口与单色熔流道的其中一条相互接通;
上述的入料控制装置设置成可在串色引导状态以及混色引导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处于串色引导状态时,入料控制装置接收多股固态原料并且可引导多股固态原料依次的深入至相应的单色熔流道内;入料控制装置处于混色引导状态时,入料控制装置接收多股固态原料并引导至混料机构中并产生熔融态混合料,入料控制装置并引导熔融态混合原料进入至其中一个单色熔流道中。
入料控制装置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引导固态原料进入的运料孔,支撑主体的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架体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导槽,支撑主体上设置有位于导槽内并且沿导槽导向方向间隔交错布置的单色熔流道、混色入料通道,架体连接于导向切换机构并且导向切换机构输出的动力可实现入料控制装置沿导槽的导向方向运动并实现在串色引导状态以及混色引导状态之间切换;串色引导状态下,运料孔引导固态原料进入至单色熔流道内;混色引导状态下,运料孔引导固态原料进入至混色入料通道中;混色入料通道的卸料端连接于混料机构。
混料机构包括混料罩体,混料罩体内设置有可容纳原料的混料腔,混料罩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个与混色入料通道呈一一对应并且可接收混色入料通道导入的原料、且将原料导入至混料腔中的接料口,混料罩体内还设有用于对混料腔中的原料进行破碎、混合搅拌的混料芯轴,混料芯轴的驱动端部连接于输料机构的动力供应构件并由动力供应构件驱动混料芯轴绕自身轴线的转动。
混料罩体的排料端部还设置有与混料腔接通的混料挤出通道,支撑主体上设置有可接收混料挤出通道提供的原料的混色熔流道,混色熔流道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单色熔流道接通。
彩色3D打印机的串色以及混料打印方法,其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硕创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阜南分公司,未经安徽硕创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阜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7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敏打印机及其打印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载超声波雾化器包装防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