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用型新能源汽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5331.1 | 申请日: | 2017-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领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24/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孔 充电桩体 滑移槽 新能源汽车 操控 左端 触电事故 上部位置 有效减少 槽右端 底端壁 顶端壁 锁紧槽 右端面 齿腔 触块 端壁 挂杆 容腔 平行 伸展 互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用型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右端面上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挂杆,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右端壁上设置有触块,所述插孔顶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插孔互通的第一滑移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孔的右端设置有上下伸展且与所述第一滑移槽平行的第二滑移槽,所述插孔底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槽相对的锁紧槽,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上在所述插孔的上方还设置有操控槽,所述操控槽右端壁上设置有容腔,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第二滑移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腔,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有效减少了现有生活中触电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用型新能源汽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均是将与其连接的充电枪直接插入到充电桩体的插孔中配合,而充电桩体的插孔与市电连接会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在新能源汽车不使用时,充电枪往往是从插孔中拔出的,这样就会造成插孔的裸露,由于插孔外没有设置任何防护部件,这样就会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型新能源汽车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实用型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所述充电桩体右端面上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挂杆,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右端壁上设置有触块,所述插孔顶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插孔互通的第一滑移槽,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插孔的右端设置有上下伸展且与所述第一滑移槽平行的第二滑移槽,所述插孔底端壁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槽相对的锁紧槽,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上在所述插孔的上方还设置有操控槽,所述操控槽右端壁上设置有容腔,所述充电桩体中在所述第二滑移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腔,所述第一滑移槽与所述第二滑移槽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腔,所述第一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二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二滑移块,所述第二齿腔中通过转销杆可转动地设置有齿状轮,所述第二滑移块底部设置有第一电联块,所述齿状轮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移块和所述第二滑移块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移槽中设置有上下伸展且与所述第二滑移块配合连接的螺状杆,所述螺状杆顶端向上伸展穿过所述第二滑移槽的顶端壁并穿入到所述第一齿腔中,所述螺状杆穿入到所述第一齿腔中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状轮,所述操控槽与所述第一齿腔之间的所述充电桩体中设置有可转动的转臂,所述转臂右端穿入到所述第一齿腔中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状轮配合连接的第一斜状轮,所述转臂左端穿入到所述操控槽中且通过第一转销杆设置有可转动的操控杆,所述操控杆上设置有手柄,所述第二滑移槽的底部呈左右互称设置有左电联块和右电联块,所述充电桩体中还设置有手抬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移块右端面上和所述第二滑移块左端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齿状轮配合的配合齿,所述螺状杆底端与所述第二滑移槽的底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且所述螺状杆的顶端部分与所述第二滑移槽的顶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电联块与所述触块电连接,所述右电联块与市电相连,所述左电联块和所述右电联块均弹性设置在所述第二滑移槽的底端壁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斜状轮与所述第二斜状轮的体积相同,所述第一滑移块的高度大于所述插孔和锁紧槽的高度之和,所述第一滑移块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滑移槽的高度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臂与所述螺状杆的直径相同且所述转臂的长度小于所述螺状杆的长度,所述第一电联块中设置有供所述螺状杆穿过的通腔,所述通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状杆的直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的宽度与所述容腔的宽度相同,所述容腔为矩状槽,所述手柄用以与所述容腔卡接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抬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充电桩体顶端面中部处的手抬架,所述上部处的手抬架外圈套设有橡胶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领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领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5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液混合动力复合电缆中间接头
- 下一篇:一种三芯并两芯安全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