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4266.0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7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5/06;H05K7/14;H05K7/20;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工业 以太网 交换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交换机机柜一般直接放置在水平面上,例如地面上。虽然交换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交换机机柜底面可以稳固地位于地面上,但交换机在运输的过程中或者受到震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没有缓冲措施而受到损害。此外,交换机中例如交换模块、接口模块或电源模块之类的部件通过连接器与背板模块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牢固,并且可能会使连接器损坏,从而影响交换机的寿命。在通信系统中,交换机机柜一般直接放置在水平面上,例如地面上。虽然交换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交换机机柜底面可以稳固地位于地面上,但交换机在运输的过程中或者受到震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没有缓冲措施而受到损害。此外,交换机中例如交换模块、接口模块或电源模块之类的部件通过连接器与背板模块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牢固,并且可能会使连接器损坏,从而影响交换机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包括插箱模块、底座和机柜,插箱模块内部依次设置有电源模块、交换模块、接口模块和中心处理器控制模块,且电源模块、交换模块、接口模块通过内部电路板连接中心处理器控制模块,每个模块四周由左盖板、右盖板、前盖板和后盖板密封组合,前盖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助拔器,后盖板后端面设置有定位销,右盖板外端面上设置有散热肋,每个模块内部设置有母板,后盖板后方固定连接有背板模块,插箱模块下端安装有托盘,托盘与机柜之间通过拉滑轨连接,插箱模块右侧安装有控制器,机柜与底座之间安装有若干个钢丝减震器,机柜左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机柜底部端面设置有导流槽,机柜顶周面设置有环形报警装置。
优选地,后盖板与背板模块之间连接有导电橡胶密封圈,密封装置实现防水、防尘和防盐雾的功能,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优选地,左盖板、前盖板、后盖板和右盖板之间通过导电橡胶密封圈连接,内端面均附着有导热膜,且外表面形成有导电氧化层,机柜外表面设置有阳极氧化层,密封装置实现防水、防尘和防盐雾的功能,且增加装置内部的散热功能。
优选地,接口模块设置有8个电路接口和4个光路接口,加快信号传输速度。
优选地,散热肋设置为若干个相互分离的条状凸起,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环形报警装置内部设置有环形LED灯管和报警器,且环形装置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实现部件的多功能性,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钢丝减震器可以减少因震动而产生的对交换机的冲击,并且通过设置的背板模块,可将例如交换模块、接口模块或电源模块之类的部件与背板模块固定在一起,适应工业生产环境,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散热肋和通风口,加快装置内部堆积热量的消散,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且不会因为高热量的堆积对装置的部件造成损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设置的助拔器可以方便插拔插箱模块,通过机柜顶部安装的导流槽,能够减小风阻,增加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插箱模块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模块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报警装置;2-导流槽;3-插箱模块;4-托盘;5-拉滑轨;6-钢丝减震器;7-底座;8-控制器;9-机柜;10-通风口;11-左盖板;12-助拔器;13-散热肋;14-前盖板;15-母板;16-定位销;17-后盖板;18-右盖板;19-电源模块;20-交换模块;21-接口模块;22背板模块;23-中心处理器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4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