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2317.6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4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毛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艳慧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1/54;F24F13/28;F24F11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其中部竖向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箱体分为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顶部安装有引风机,其内部安装有蒸汽除尘杀菌装置,所述第二过滤室一端侧壁上安装有排风扇,其前端侧壁上设有若干竖向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净化盒,所述分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蒸汽除尘杀菌装置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二过滤室连通。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引风机将空气引进蒸汽冷凝箱内,使空气与蒸汽相互作用,通过高温蒸汽可有效杀灭空气中大部分细菌,后经多层过滤网过滤,有效清除灰尘和杀灭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吸附技术、负(正)离子技术、催化技术、光触媒技术、超结构光矿化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静电集尘技术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
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在进行室内空气净化时,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滤芯,会在过滤芯的进风侧附着大量的灰尘,杂质,使得过滤芯无法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降低净化空气的效率,目前市售滤芯价格较为昂贵,频繁更换,增加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目前空气净化中过滤网易堵塞,且杀菌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中部竖向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箱体分为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顶部安装有引风机,其内部安装有蒸汽除尘杀菌装置,所述第二过滤室一端侧壁上安装有排风扇,其前端侧壁上设有若干竖向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净化盒,所述分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蒸汽除尘杀菌装置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二过滤室连通;
所述蒸汽除尘杀菌装置包括蒸汽冷凝箱,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外壁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一管线与所述蒸汽冷凝箱连接,所述第一管线上安装有第一电控阀,所述蒸汽冷凝箱置于所述引风机下端,并与所述引风机连通,所述蒸汽冷凝箱的下端设有灰尘收集箱,所述灰尘收集箱底部设有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排出口与放空管连接,所述放空管上安装有第三电控阀,所述灰尘收集箱内安装有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蒸汽冷凝箱的内部设有若干冷凝板,所述第一过滤室后壁上设有开关门;
所述箱体侧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器、PM2.5检测器,所述蒸发器内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PM2.5检测器、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三电控阀、所述引风机、所述排风扇、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体外侧壁上还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置于所述蒸发器上端,并通过第二管线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示第二管线上安装有第二电控阀,所述储水箱内部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控阀、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上设有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二管线连接,所述第二管线另一端从所述箱体外壁穿入与所述蒸汽冷凝箱上的蒸汽入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凝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0μm-200μ m。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室内壁及所述蒸发器外壁均设有隔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艳慧,未经毛艳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2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状盲孔增韧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适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