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复壮型菌株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1572.9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4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靖宇;常明昌;孟俊龙;张敏;徐丽婧;王术荣;耿雪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80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复壮 菌株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食用菌菌株复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菇选择
复壮型菌株生产用种菇要求菇形理想,长势健壮,无虫无病的子实体,选择器官分化尚未结束时菌膜与菌柄相连的幼菇,或依据具体食用菌种类的分化特点选择相应生长旺盛的组织部位;
(2)组织分离
将选择的种菇用无菌水冲洗后,用75%的酒精溶液表面消毒,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经火焰灼烧过的手术刀片从菌柄或菌盖中部纵切、撕开,挑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直径3-5mm的组织块,转接于事先制作的母种、直径90 mm的无菌培养基培养皿中央,倒置,24℃暗培养5-7天;
(3)单根菌丝分离
将培养好的平板置于在普通正置光学显微镜下,采用10倍目镜,在菌落边缘处,筛选生物学性状典型,且生长势强的单根菌丝,采用事先灭菌的特制接种针,将挑选的单根菌丝自距顶端15-20μm处切断,将切下的菌丝片段挑出,转接于母种无菌斜面培养基前端,共计挑取50-60次,分别转接于事先制作的50-60支母种无菌斜面培养基,并依次编号,斜面向下,24℃暗培养10-15天;
(4)转接复壮
无菌条件下,从(3)制备的母种无菌斜面培养基内的距菌落边缘2-3cm处挑取5-7 mm的菌丝块,分别转接入新的母种、直径90 mm的无菌培养基培养皿中央,24℃暗培养8-10天,剔除菌丝生长势较差的培养皿所对应的试管种;
(5)培养料筛选
将保留的菌丝生长势较强的试管种重新编号,剔除菌丝分解基质能力弱的菌株,保留分解基质能力强的菌株;
(6)出菇验证
对保留的菌丝生长势较强的试管种,分别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和接种于出菇培养基中进行出菇实验验证,并测定其农艺学性状与栽培性状,从而获得备选复壮型菌株;
(7)生产中试试验
采用出菇培养基对备选复壮型菌株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试验,并进行生产性能测定,从而确定最终的生产用复壮型菌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菌株复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菌丝块包含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农业大学,未经山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415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匀加速运动目标的相参积累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鱼油脱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