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套囊上滞留物负压引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8704.2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肖韶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韶玲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套囊上 滞留 物负压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套囊上滞留物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施行气管切开、气管内插管清除气道分泌物或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和麻醉期间呼吸管理的重要措施。置管期间,口咽分泌物、血块、食物残渣等可积于气管气囊上方,形成滞留物。以往经鼻、口腔部的常规吸引方法,因咽喉反应强烈,病人耐受力差等因素,使吸痰管难以送达气囊上方直接吸除滞留物,以至在气囊放气时滞留物流入气管和支气管内,导致患者出现剧烈呛咳,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VAP是ICU中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病率为9%-27%。VAP使危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其病死率可高达15%-45%。气囊上滞留物进入下呼吸道是导致VAP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次性套囊上滞留物负压引流器,可保证正压通气,防止误吸,降低了VAP的发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次性套囊上滞留物负压引流器,包括集痰瓶和瓶盖,所述集痰瓶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瓶盖,上端的瓶盖连接有两条管路,其中一条为可冲洗式多功能气管插管或可冲洗式多功能气管切开套管的除套囊外的吸引管,另一条为带有可控式接头的吸痰连接管,该吸痰连接管与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相连。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一次性痰液收集器的临床应用将吸痰管前段带孔部分改良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套囊上滞留物的在套囊密闭不严的情况下,引起的VAP的发生,通过以上的器材改良及临床预实验的成效观察,一次性套囊上滞留物持续引流器可有效降低临床危重患者VAP的发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次性套囊上滞留物负压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次性套囊上滞留物负压引流器,包括集痰瓶1和瓶盖4,所述集痰瓶1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瓶盖4,上端的瓶盖4连接有两条管路,其中一条为可冲洗式多功能气管插管或可冲洗式多功能气管切开套管的除套囊外的吸引管2,另一条为带有可控式接头的吸痰连接管3,该吸痰连接管与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相连。
本具体实施使用时,关闭负压,用碘伏消毒可冲洗导管接口两次待干,取痰液收集器,将前端有侧孔部分剪掉2-3厘米后,与多功能气管导管或多功能气管套管侧孔引流管相连接,(备注:多功能气管导管或多功能气切套管上,含有除套囊外的侧孔引流管),然后调节负压至0.02-0.04Mpa之间,形成持续密闭负压引流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韶玲,未经肖韶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8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清理气道残留痰渣的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吸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