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进料槽、离心机和干燥机的甘蔗渣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38176.0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熊小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小媚 |
主分类号: | C13B10/00 | 分类号: | C13B10/00;C13B10/02;C13B10/06;C13B5/04;C13B20/16;C13B25/00;C13B25/02;B09B3/00;F26B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9200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 离心机 干燥机 甘蔗渣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进料槽、离心机和干燥机的甘蔗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将甘蔗榨汁并进行制糖是非常重要的食品基础产业,制糖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在南方交通特别便利的地方,并且距离甘蔗产区较近,这样有利于节约物流成本和发展规模经济。
制糖企业加工处理的第一步是甘蔗榨汁,但传统的甘蔗榨汁是很难彻底实现糖的分离提取的,所以对甘蔗榨汁后的纤维进行连续搓挤和逆流浸出创新设计,并对浸出液进行低能耗浓缩,对实现甘蔗渣中糖的深度提取,提升蔗糖企业的节能增效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能够最大限度节能增效和最大限度提取甘蔗渣中糖分的甘蔗渣处理装置。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进料槽、离心机和干燥机的甘蔗渣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上方设有甘蔗渣进料槽;机体内部设有三级对转余弦锟筒,对转余弦锟筒表面为连续余弦曲面,每级对转余弦锟筒下方均设有甘蔗渣导槽,最后一级导槽连接甘蔗渣提升机的料斗,提升机的出料槽经脱水离心机连接干燥机;提升机上设有进水阀,机体上部设有过滤器和出液管,出液管经缓冲槽连接压滤机,压滤机经管道连接三效长管升膜蒸发浓缩装置,三效长管升膜蒸发浓缩装置经浓缩液暂存槽连接浓缩液输出管;机体内设有余弦胶盘脉冲爆气装置,余弦胶盘脉冲爆气装置由余弦胶盘、气缸、伸缩杆、压缩空气管、挡环和锅形球面盘组成,余弦胶盘截面中间厚边缘薄,形状为余弦曲线,余弦胶盘下方设有锅形球面盘,余弦胶盘经伸缩杆连接机体外的气缸,气缸能驱动伸缩杆带动余弦胶盘上下运动,伸缩杆前部中空并连接压缩空气管也联通余弦胶盘内腔体;机体左下角设有机械超声波激振器,由动力机构带动能高速旋转,机械超声波激振器的结构为球盖形,且球盖边缘为流畅的连续余弦曲线,从球盖中心向边缘有波峰、波谷逐步扩大并连续发散的特征。
所述机体下方设有清理口。
所述锅形球面盘上方设有挡环。
所述机体与提升机通过法兰连接为一体,为密封结构并便于拆卸。
甘蔗渣通过进料槽输送进入装置上部,通过三级对转余弦辊筒挤压,之后通过提升机输出。机体与提升机通过法兰连接一体,为密封结构也便于拆卸维护;工作时维持装置液面一定的位置,装置补充水通过进水阀控制补入,由出液管溢出,达到液相进出平衡,这样甘蔗渣在进入装置及三级压榨作用下得以与液相水实现逆流接触浸出,由于强挤压促进强吸水,实现最强穿透、渗透的逆流糖浸出,达到增产节能减排。
甘蔗渣通过提升机的出料槽输出,通过离心机脱水再经干燥机干燥便于后续利用加工,逆流浸出的较浓糖液通过过滤器过滤,由出液管溢出输送,进行三效长管升膜蒸发浓缩处理。
三效长管升膜蒸发浓缩简单说就是三个长管升膜蒸发器串联工作,锅炉蒸汽供一效长管升膜蒸发器作为热源,一效二次蒸汽作为二效热源,二效二次蒸汽作为三效热源,工作时甘蔗渣浸出液通过出液管输入暂存缓冲槽,再经泵、管道输送到压滤机进行压滤净化;压滤液再经泵、管道输送到一效升膜浓缩器下部,升膜浓缩器其实是列管换热器的一种,列管管径较小数量众多,具备足够的管内外表面积,小管径便于管内液相受热剧烈蒸发汽化带动液相在管内向上拉升成膜,壳程与管程间通过蒸汽控制阀接通锅炉蒸汽,由疏水阀自动排出蒸汽冷凝水,管程与壳程的腔体充满适压蒸汽,对列管外壁进行加热,促使管内受热;甘蔗汁进液控制阀控制甘蔗液输入流量,使列管内有较适合液面,同时连续进液。液相受热剧烈沸腾,气液混合物在列管内气相膨胀带动液相共同向上喷涌在管内液体拉升成膜,有特别大的管内外传热面积,管外受蒸汽冷凝液化加热,管内液相成膜受热不断汽化,气液混合物喷涌进入重力气液分沫器,重力气液分沫器导流截面较大,喷涌气流速度会降低,这样液滴因受重力影响产生沉降,通过管集中输送到浓缩液缓冲暂存槽缓冲;重力汽液分沫器的二次蒸汽通过上部中心管切向连接旋风分离沫,二次蒸汽携带少量液滴在旋风分沫器内产生螺旋运动下降,在下部返流形成内螺旋上升气流,最后二次蒸汽通过中心管导流输送作为下一效浓缩壳程热源;液滴因气相带动也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气相在旋风分沫器内粘壁被捕捉,液滴富集沿壁面下降集中通过管集中输送到浓缩液暂存槽缓冲,暂存槽下部液相再经泵、管道输送到第二效浓缩再进行二效浓缩,类似进行三效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小媚,未经熊小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8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