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全贴合凹弧面散热带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4541.0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3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涛;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10 | 分类号: | F28F1/10;F01P11/00;G06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阳市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散热 器用 贴合 凹弧面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全贴合凹弧面散热带及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量散热器冷却管实物截面,并通过测量获得冷却管参数;根据测得的散热器冷却管参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散热器冷却管弧面数学模型设计相匹配的全贴合散热带凹弧面轮廓。所述散热带结构包括:百叶窗、波峰处凹弧面。本发明可根据不同的冷却管设计相应尺寸的散热带,设计出的散热带可以与匹配的散热管表面完全贴合,解决散热带在与冷却管焊接时表面无法完全贴合,导致散热带焊接强度不高、焊点虚焊、散热器抗振效果不足、散热效果降低等问题,提升散热器的机械强度和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全贴合凹弧面散热带的设计方法与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关键附属部件之一,汽车散热器用于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冷却。目前管带式散热器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形式,其主要部件由波纹状散热带和冷却管构成。在实际加工制造中,冷却管往往呈扁弧形,而非扁平的细管。目前的散热带顶部多为三角形波(V形波)或圆弧形波(U形波),散热带在与冷却管焊接时表面无法完全贴合,导致散热带焊接易产生接触不足、焊点虚焊,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贴合散热器弧面冷却管的凹弧面散热带,提升散热器性能。
在本发明以前的汽车散热器用散热带和方法中,有如下几篇对比专利和文献:
1)一种散热带结构及其散热器(CN 105466267 A)公开一种散热带结构,在一根散热带上有两种开窗角度设计,且中部角度小,两端角度大,进一步减小风阻。但该发明并未对散热带焊接面进行设计,未能解决散热带焊接时存在的贴合问题。
2)一种散热器用散热带(CN 103148726 B)公开了一种由铝箔材料通过多次成型而成的散热带,通过改变波距增加了散热带的接触面积,但未提及平面与弧面接触的改进措施。
汽车散热器的散热带(CN 202470856 U)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的散热带,散热带呈均匀波距的波浪形。制造中利用收波装置对带的控制让带的中间部位出现向外凸出圆弧位,使得其配合相比原散热带的配合面积大20%,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焊接时贴合面积过小的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凹弧面散热带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凹弧面散热带及设计方法,包括:
A测量散热器冷却管实物截面,并通过测量获得冷却管参数;
B根据测得的散热器冷却管参数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C根据散热器冷却管弧面数学模型设计相匹配的全贴合散热带凹弧面轮廓。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全贴合凹弧面散热带,所述散热带呈均匀波纹状,包括百叶窗和波峰处凹弧面;
所述百叶窗为散热带同一平面上向不同侧面的开窗;
所述波峰处凹弧面为散热带轧制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凹弧面散热带波峰处均为凹弧面,可以根据所需装配的冷却管定制弧度,使得散热带能够更好地贴合被测设备;凹弧面散热状折脊结构能够为散热带能够增强散热带的强度,使得散热带更难发生变形,减少外部振动对散热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散热器用全贴合凹弧面散热带设计流程图;
图2是汽车散热器弧面冷却管截面图;
图3是汽车散热器湖面冷却管数学模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4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鼠标
- 下一篇:显示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