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保鲜保绿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2036.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9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邵胜荣;沈炜;金建平;徐海霞;秦华;孙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203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保鲜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保鲜保绿方法及设备,涉及一种茶叶保存方法及设备。它提供了一种干净、清洁且能够控制环境温度、湿度的茶叶储青设备。本茶叶保鲜保绿方法及设备,包括储青槽、温湿度监测传感器,所述储青槽底设置传送带,传送带上具有网孔,所述传送带下方的空间联通送风设备。本发明可以方便的实现对茶叶所处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有利于保持茶叶的新鲜度,防止茶叶变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茶叶保存方法及设备,特别是一种茶叶保鲜保绿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采摘后在一定时间内,仍然是个活的有机体,还具有呼吸的功能来维持新陈代谢,细胞中的糖类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放出大量 的热能。储青就是抑制采后鲜叶的这一生理功能,使鲜叶保持新鲜度, 降低叶温,延缓消耗。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的高峰,在南方或夏天, 气温高,湿度大,鲜叶因保管不善而变质甚至腐烂造成经济损失是常 有的事。因此,鲜叶储藏保鲜技术是鲜叶加工中头等重要的事情。
储青是茶叶加工前的一个重要步骤,该过程对于茶叶的品质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储青方式既直接将茶叶堆放在室内,由于茶叶直接接触地面不利于茶鲜叶的通风通气,易造成茶堆内部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沤红现象,且损耗茶叶内营养物质,使得成品茶质量下降。
所以,提供一种干净、清洁且能够控制环境温度、湿度的茶叶储青设备是现代化生产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茶叶保鲜保绿方法及设备,本茶叶保鲜保绿方法及设备可以方便的实现对茶叶所处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有利于保持茶叶的新鲜度,防止茶叶变色。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保鲜保绿设备,包括储青槽,温湿度监测传感器,所述储青槽底设置传送带,传送带上具有网孔,所述传送带下方的空间联通送风设备的出风口。
在上述的茶叶保鲜保绿设备中,储青槽采用离地的方式储存鲜叶。
在上述的茶叶保鲜保绿设备中,所述传送带为金属镀锌传送带。
利用上述设备的茶叶保鲜保绿方法:使用储青槽对鲜叶进行储存,检测储青槽内的温湿度,利用送风设备给储青槽通风控制储青槽的温湿度在一定的范围,防止鲜叶红变,保证茶叶品质,使用镀锌传送带对茶叶进行输送。
另一种茶叶保鲜保绿的设备,包括储青箱,储青箱侧壁中部设置有进风口,储青箱的上箱壁及下箱壁上均设置有通气孔,储青箱内设置有可动的用于放置茶叶的储青台,所述储青台上设置有通孔,储青箱外设置有对应上箱壁及下箱壁的上盖板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及下盖板上设置有与上箱壁及下箱壁的通气孔对应的塞子,所述塞子用于堵塞通气孔,所述上盖板及下盖板通过支撑杆与储青台连接,所述下盖板由升降装置控制升降;储青台移动到进风口上方时,下盖板的塞子堵住下箱壁的通气孔,上箱壁上的通气孔被打开;储青台移动到进风口下方时,上盖板的塞子堵住上箱壁的通气孔,下箱壁上的通气孔被打开;在储青箱内设置有温湿度监测传感器。
在上述的茶叶保鲜保绿方法及设备中,所述储青台为以所述支撑杆为轴的圆形盘体,所述储青箱为圆桶形,所述储青台可由旋转控制装置控制转动。
利用上述的茶叶保鲜保绿的方法为:将茶叶放置在储青台上,常态下,升降装置控制储青台位于中间位置,当监测到箱体内的湿度过高时,升降装置控制下盖板下降,使得储青台移动到进风口下方,上盖板的塞子堵住上箱壁的通气孔,下箱壁上的通气孔被打开,气流从进风口进入从下箱壁上的通气孔排出;当监测到箱体内的温度过高时,升降装置控制下盖板上升,使得储青台移动到进风口上方,下盖板的塞子堵住下箱壁的通气孔,上箱壁上的通气孔被打开,气流从进风口进入从上箱壁上的通气孔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茶叶保鲜保绿方法及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2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