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30036.9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蔡燕春;金震;张少凡;秦绮蒨;肖健;辛平野;伊洋;余群兵;洪计茂;阳林峰;徐应飞;董凯达;徐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余永文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 故障 线路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和系统,一种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的门槛值以及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各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当存在一条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与所述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的门槛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预设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条件时,启动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高阻接地保护装置;在所述高阻接地保护装置启动后,比较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各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将数值最大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对应的线路判定为高阻接地故障线路。上述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和系统不需要验证专用零序CT的极性,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的保护和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生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设备能够快速识别并切除故障线路,因此在新建城市电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设备能切除小电阻接地故障,目前,中性点经小电阻的10kV设备零序电流保护只能切除过渡电阻100欧以下的接地故障。当小电阻接地设备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特征不明显,往往长时间无法被切除,对路过的行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目前,考虑到高阻接地的强阻尼作用,高阻接地的故障检测主要以稳态量判据作为主要依据。以稳态量判据作为主要依据时,由于故障量小,对精度要求较高,需采用专用零序CT(Current Tranfer,电流互感器)进行零序过流保护,但专用零序CT的极性难以校验,导致故障检测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专用零序CT的极性难以校验,导致故障检测效果较差问题,提供一种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和系统。
一种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的门槛值以及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各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
当存在一条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与所述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的门槛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预设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条件时,启动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高阻接地保护装置;
在所述高阻接地保护装置启动后,比较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各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将数值最大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对应的线路判定为高阻接地故障线路。
一种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的门槛值以及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各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
启动模块,用于当存在一条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与所述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的门槛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预设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条件时,启动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高阻接地保护装置;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高阻接地保护装置启动后,比较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各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将数值最大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对应的线路判定为高阻接地故障线路。
上述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和系统,根据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的门槛值以及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判断是否启动小电阻接地系统的高阻接地保护装置,并根据各线路的零序有功功率绝对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线路是否存在高阻接地故障特征,不需要验证专用零序CT的极性,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高阻接地故障线路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应用的中性点经小电阻系统主接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零序CT极性正接时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相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零序CT极性反接时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相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30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