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GM蓄电池免充电抽酸装置及抽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6422.0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丁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方琦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gm 蓄电池 充电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M蓄电池免充电抽酸装置及抽酸方法,AGM蓄电池包括电池槽、电池盖和置于电池槽内的AGM隔板、负极板、正极板以及相应汇流排,抽酸装置包括抽酸管和抽酸帽,抽酸管呈变径结构并外接负压源,抽酸帽为一端开放的薄壁槽形结构,抽酸管垂直设于抽酸帽的槽形底面上,抽酸帽槽口端面上覆置有密封橡胶垫,抽酸帽侧面设有泄压口,本发明采用常压‑负压交替变换的变压抽酸工艺,能完全抽尽电池槽内的游离酸,并控制AGM隔板内留有4~10%的空隙,达到内生氧气复合的要求,无需消耗电能而达到同样的结果,抽酸时间也较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蓄电池的抽酸工序,尤其涉及到一种无需消耗电能且抽酸时间较短的AGM蓄电池免充电抽酸装置及抽酸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AGM隔板制造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成品后AGM隔板中的电解液是处于一个不饱和状态的,其中留有约4%~10%的空隙,充电时正极产生的氧气就会通过AGM的空隙到达负极,与负极产生的氢气重新复合生成水,回到电解液中,避免了电池过早因失水而失效。
现在制造这种电池都是使用内化成方式,化成结束后,为了使AGM隔板中留有4%~10%的空隙,通常采用恒流或恒压充电的方式,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165855A、名称为一种内化成电池抽酸工艺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通过恒压充电抽酸的工艺方法,使隔板中产生一定量的气泡,利用连续的气泡将多余的电解液排挤至极群上方,再用负压将极群上方的酸抽掉;完成抽酸后,停止充电,气泡全部溢出,电解液重新被AGM隔板全部吸附,并在隔板中留下4%~10%的空隙,达到氧气复合的要求,然而这种抽酸方法必须要持续充电2~5h,不仅浪费能源,抽酸时间也较长,使得抽酸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抽酸过程采用恒流或恒压充电方式浪费能源且耗时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需消耗电能且抽酸时间较短的AGM蓄电池免充电抽酸装置及抽酸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AGM蓄电池免充电抽酸装置,所述AGM蓄电池包括电池槽、电池盖和置于电池槽内且间隔排列的AGM隔板、负极板、正极板以及相应的汇流排,电池盖上设有凹孔,所述凹孔底部设有阀座,所述抽酸装置包括抽酸管和抽酸帽,所述抽酸管呈变径结构且两端开口,抽酸管的上端管口大于其下端管口,抽酸管的上端管口外接负压源,所述抽酸帽为一端开放的薄壁槽形结构,抽酸管垂直设于抽酸帽的槽形底面上,抽酸帽槽口大于所述凹孔开口且覆盖凹孔开口,抽酸帽内壁与抽酸管管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抽酸气室,抽酸帽槽口端面上覆置有密封橡胶垫,抽酸帽侧面设有泄压口,在抽酸过程中利用专用的抽酸装置,采用常压-负压交替变换的变压抽酸工艺,代替充电抽酸工艺,能完全抽尽电池槽内的游离酸,并控制AGM隔板内留有4~10%的空隙,达到内生氧气复合的要求,无需消耗电能而达到同样的结果,抽酸时间也较短。
作为优选,所述抽酸帽与抽酸管一体结构,抽酸帽侧壁内设有负压通道,所述负压通道的下端开口位于抽酸帽槽口端面上,负压通道的上端穿过抽酸管管壁与抽酸管管内相通,所述密封橡胶垫粘贴于抽酸帽槽口端面上,密封橡胶垫的底面设有环状真空吸槽,密封橡胶垫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真空吸槽对应且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负压通道的下端开口相对应且相通,在密封橡胶环上设置真空吸槽,通过负压源使密封橡胶环可以紧紧吸附在电池盖上,同时,也提高了抽酸帽与电池盖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有利于负压抽酸的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抽酸帽上设有控制负压通道的三通阀,所述抽酸帽侧壁上设有平衡通道,所述平衡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相通,平衡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相通,当抽酸帽需要吸住电池盖并密封时,将负压通道和抽酸管接通,抽酸帽通过真空吸槽牢牢吸附在电池盖上,而需要取下抽酸帽时,则打开三通阀,使负压通道与平衡通道相通,真空吸槽恢复常压状态,抽酸帽则可以轻松取下。
作为优选,所述抽酸管上部设有与抽酸管相通的工艺管,所述工艺管外接负压表,可在抽酸时实时观察电池盖气室内的负压数值,便于抽酸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6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汇流片
- 下一篇:用于制造电极堆的方法和装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