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麦饭石粉混合材料的负离子发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5413.X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9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林;张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建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41170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0100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中原西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墨 麦饭石 混合 材料 负离子 发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离子产生方法,包括步骤:制备产生高浓度小径粒负离子的石墨粉和麦饭石粉混合材料所构成的负离子转化模块,所述负离子转化模块具有两端电极和导电碳纤维束发射口;通过高压生成电路将交流220V电压转化为15千伏交流电压,然后通耐压值高的陶瓷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得到的直流负高压连接到所述负离子转化模块上,所述负离子转化模块通过链接在电子释放端的碳纤维束,利用所述直流负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小径粒电子(e‑),所述小径粒电子(e‑)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本发明能够生成小粒径、高活性、生态级空气负离子的负离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离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与负离子混合材料的负离子发生方法。
背景技术
负离子医学是一门集电子学、物理化学、材料学、高分子学、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其核心是通过负离子进入人体,有效修复病变的细胞,调节各项身体机能,增强人体自愈力,从而起到康复和预防人体生理疾病的目的。
人类发现负离子与人的健康关系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负离子是一种自然因子,自然界常见于森林、瀑布、岩石和雷雨过后的天气,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临床试验表明:空气负离子通过促进单胺氧化酶(MAO)的氧化脱氨基作用降低脑及组织内的5-HT(5-羟色胺)水平,引起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明显的生理变化,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增加食欲。负离子还能够消除人体自由基,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自愈力,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
受自然现象的启示,人们开始用人工的方法模拟自然界雷电激发空气电离释放负离子的原理,利用交流电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
这种用人工产生空气负离子的设备就称为空气负离子发生器或负离子发生器。通过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产生生态级小粒径空气负离子,模拟自然界雷电高压电离空气产生负电子,以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作为载体传播。研究表明:只有在高浓度小径粒空气负离子的环境中才能够实现对人体的保健功能。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负离子发生器,大多采用负高压直流放电技术产生负离子。由于受释放负离子材料的限制,难以完全模拟自然界释放高浓度小径粒负离子技术实现过程,加之采用该技术容易产生臭氧等衍生物,因此存在很大弊端。
因此有待开发一种能够生成小粒径、高活性、生态级空气负离子的负离子生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生成小粒径、高活性、生态级空气负离子的负离子生成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麦饭石粉混合材料的负离子发生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产生高浓度小径粒负离子的石墨粉和麦饭石粉混合材料所构成的负离子转化模块,所述负离子转化模块具有两端电极和导电碳纤维束发射口;
S2. 通过高压生成电路将交流220V电压转化为15千伏交流电压,然后接入耐压值高的陶瓷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
S3.将S2步骤中得到的直流负高压连接到所述S1得到的负离子转化模块上,所述负离子转化模块通过链接在电子释放端的碳纤维束,利用所述直流负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小径粒电子(e-),所述小径粒电子(e-)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转化模块的两端电极为正15KV和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建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建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杯
- 下一篇:一种新型PVC电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