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勤卡、卡钟及打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5032.1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农;何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6K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勤 打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勤卡、卡钟及打卡方法。
背景技术
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下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叫打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意识提高,人们在工作中的付出的劳动力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劳动力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现在流行通过卡钟进行打卡,将电子化的考勤记录转化为纸质卡片上的考勤记录。而纸质卡片的考勤记录则可以作为工作人员付出的劳动力的有力凭证。
在用卡钟进行打卡时,需要对考勤卡的编号进行识别。现有的考勤卡识别方法是在考勤卡上设置不同宽度和长度的黑标,通过卡钟对考勤卡上的黑标进行检测来判断当前考勤卡的编号。但这种考勤卡识别方法必须搭配标准的带有黑标的卡纸才能实现,所以实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勤卡、卡钟及打卡方法,解决了通过识别考勤卡上的黑标来判断当前考勤卡的编号存在的实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勤卡,包括:考勤卡主体和贴在所述考勤卡主体上的电子标签;
所述电子标签中存储有唯一的电子编码和考勤卡所有者的个人信息;
所述电子标签能够被相应的读取模块读取信息,且能够被相应的写入模块写入信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钟,包括打卡模块,还包括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本发明提及的任意一项所述考勤卡上电子标签存储的电子编码和考勤卡所有者的个人信息。
优选地,
所述卡钟还包括写入模块,用于将考勤信息写入所述考勤卡的电子标签中。
优选地,
所述卡钟还包括身份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持卡人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考勤卡所有者的个人信息是否包括当前持卡人的身份特征信息,若包括,则判断当前持卡人为考勤卡所有者;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前持卡人为考勤卡所有者时,控制所述打卡模块将考勤信息打印在所述考勤卡上。
优选地,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获取模块包括指纹获取模块、人脸图像获取模块、虹膜获取模块、声音获取模块和掌纹获取模块。
优选地,
所述卡钟还包括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考勤信息发送到考勤卡所有者的移动终端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卡方法,包括:
读取考勤卡上电子标签存储的电子编码和考勤卡所有者的个人信息;
将考勤信息打印在所述考勤卡上。
优选地,
在将考勤信息打印在所述考勤卡上的同时,还包括:
将所述考勤信息写入所述考勤上的电子标签中。
优选地,
将考勤信息打印在所述考勤卡上,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持卡人的身份特征信息;
判断考勤卡所有者的个人信息是否包括所述身份特征信息,若包括,则判断当前持卡人为考勤卡所有者;
当前持卡人为考勤卡所有者时,将考勤信息打印在所述考勤卡上。
优选地,
在读取考勤卡上电子标签存储的电子编码和考勤卡所有者的个人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考勤信息发送到考勤卡所有者的移动终端上。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在考勤卡主体上贴上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中存储有唯一的电子编码和考勤卡所有者的个人信息,卡钟可以通过安装相应的电子标签读取模块,读取唯一的电子编码和考勤卡所有者的个人信息,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黑标检测的方法来识别考勤卡,因为通过黑标检测的方法来识别考勤卡必须搭配标准的带有黑标的卡纸才能实现,而本发明的考勤卡使得用户可以购买任意的卡纸,只要贴上相应的电子标签即可,而电子标签的获取范围很广,所以本发明提供的考勤卡实用性很高,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勤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卡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卡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打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5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制流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割式清污一体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