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基础油剂作为第一道上油的活化丝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1512.0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中;柳永新;顾思洪;史小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索力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D01D1/00 |
代理公司: | 32218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杜振军 |
地址: | 2142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嘴 活化 上油 牵伸热定型 检验入库 卷绕成型 基础油 纺丝 浸胶 熔融 增粘 聚合 检测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基础油剂作为第一道上油的活化丝生产方法,它包括聚合、增粘、熔融、纺丝、一道油嘴上油及牵伸热定型、二道油嘴上油、检测、卷绕成型、检验入库。本发明不仅降低了活化油的使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使得产品不需要二浴浸胶,简化了后道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基础油剂作为第一道上油的活化丝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橡胶制品的升级换代,涤纶工业丝以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轮胎、输送带和涂层织物等工业用品中。当前,我国生产的涤纶工业丝基本为非粘合活化型,在浸胶时必须进行二浴浸胶,一浴浸胶过程中需添加具有良好粘合力的粘合促进剂,此粘合促进剂在调胶时氨气味较重,影响了环境和人体健康。为此国外企业已开发出一些活化型涤纶工业丝直接用于一浴浸胶,缩短了浸胶流程,降低了浸胶的生产成本。国内一些企业积极采用一浴浸胶流程生产线,但目前国内极少数工业丝企业开发活化型涤纶工业丝产品,品质也不是很稳定,因此后道纺织企业还主要依赖进口产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降低了活化油的使用,减少了成本,同时也使得产品不需要二浴浸胶,简化了后道工序的活化丝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基础油剂作为第一道上油的活化丝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聚合:PTA+EG聚合生成有光聚酯湿切片,其特性粘度为0.69dl/g;
(2)增粘:将有光聚酯湿切片经过脉冲输送至顶楼湿切片料仓,湿切片经过定量回转阀控制进入预结晶器,去除切片中的水分、粉尘,并使干切片达到一定的结晶度,再进入氮气保护的固相增粘反应器后,使得切片内部分子结构进一步缩聚,使得切片的粘度逐步增加到1.05±0.04dl/g;
(3)熔融:增粘后的干切片在氮气保护的状态下再经过回转阀,风送至涤纶工业丝纺前料仓,再进入螺杆挤压机挤压熔融;
(4)纺丝:将熔体分配到各个纺位,每个纺位由计量泵将熔体定量送到各纺丝组件,熔体在纺丝组件内经过滤层过滤均匀加压后,经带有圆形截面微孔的喷丝板呈细流喷丝,纺丝箱体下面配有后加热器,熔体细流经恒温恒湿的侧吹风冷却后,凝固成丝条;
(5)一道油嘴上油及牵伸热定型:通过第一道油嘴使用基础油剂上油,通过第一对冷辊后的丝束,再经过预网络器,再通过四对热辊进行多级牵伸和定型,再通过主网络喷嘴对纤维增加网络度;
(6)二道油嘴上油:经过主网络后丝束进入第二道油嘴使用活化油剂上油;
(7)检测:将丝束通过断丝检测器检测;
(8)卷绕成型:将检测丝束通过八头纺拉伸卷绕机卷绕成工业丝丝饼;
(9)检验入库:对成品丝取样物检、后道判等分级后,包装入库。
在步骤(5)中,所述基础油剂为松本GXM-100。
在步骤(6)中,所述活化油剂为司马TC-12。
在步骤(3)中,所述螺杆挤压机的螺杆出口压力为17-20MPa,螺杆内分六区熔融,其中螺杆一区温度为292-305℃,螺杆二区温度为292-310℃,螺杆三区温度为300-315℃,螺杆四区温度为290-310℃,螺杆五区温度为290-310℃,螺杆六区温度为285-300℃,螺杆挤压机的后加热温度为310-330℃。
在步骤(4)中,所述计量泵的转速控制在16-20r/min;侧吹风风压为790-810Pa,风速为0.8-1.0 m/s,风温为23±1℃,湿度为7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索力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索力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1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