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适应于快速及高速交换机的新型网络寻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20029.0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崇敏;龙基智;韩伟坤;洪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46 | 分类号: | H04B3/46;H04Q1/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饶钱;蔡喜玉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快速 高速 交换机 新型 网络 线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适应于快速及高速交换机的新型网络寻线装置,包括用于向目标线缆发送调频信号的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并放大该调频信号的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整形模块与功率放大模块,于所述信号整形模块、功率放大模块上连接有用于保持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不变的电流源模块,所述接收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信号接收模块、用于过滤干扰波的中周选频模块、将调制信号解调为音频信号的鉴频器模块以及用于放大信号功率及发出寻线提示音的功放模块。本发明采用调制解调的方式,能够有效过滤掉音频信号范围的干扰信号,而且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及较强的穿透力,能穿透其屏蔽层,从而达到良好的寻找屏蔽线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寻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适应于快速及高速交换机的新型网络寻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寻线装置都是由发射器、接收器两部分组合而成,其工作原理为:发射器向目标线缆发送音频信号,接收器接收并放大此音频信号,最后通过扬声器音频声响提示用户寻找到目标线缆。
而现有的网络寻线装置具有以下缺点:1、接收器抗干扰能力差,当外界有音频范围的干扰信号时,接收器会收到干扰,影响使用;2、发射器功耗大,效率低,当网线接入高速交换机时,会把发射器输出的信号幅度大幅拉低,导致接收器不能很好接收到信号,影响使用;3、无法寻找屏蔽网线;4、单一性强,只能对相对应的网络线、电话线等进行测试,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适应于快速及高速交换机的新型网络寻线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适应于快速及高速交换机的新型网络寻线装置,包括用于向目标线缆发送调频信号的发射器以及用于接收并放大该调频信号的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放大模块、信号整形模块与功率放大模块,于所述信号整形模块、功率放大模块上连接有用于保持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不变的电流源模块,所述接收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信号接收模块、用于过滤干扰波的中周选频模块、将调制信号解调为音频信号的鉴频器模块以及用于放大信号功率及发出寻线提示音的功放模块。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信号放大电路,该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7、R20、R30与场效应管Q3,该场效应管Q3的G极与所述电阻R17的一端连接,该场效应管Q3的S极与所述电阻R30连接,该场效应管Q3的D极与所述电阻R20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有产生调频信号的中央处理器,所述电阻R20与所述信号整形模块并联;
所述信号整形模块包括芯片U4以及与芯片U4连接的RJ45端口、RJ11端口,该芯片U4将放大后的调频信号整形并分为五路,该芯片U4包括电源端、接地端与十二个数据端口,第一路为该芯片U4上的数据输出端C通过电容C10耦合至所述RJ45端口第一脚,第二路为该芯片U4上的数据输出端B通过电容C4耦合至所述RJ45端口第2脚,第三路为该芯片U4上的数据输出端D通过电容C13耦合至所述RJ45端口第3脚,第四路为该芯片U4上的数据输出端E通过电容C12耦合至所述RJ45端口第6脚,第五路为将调频信号由该芯片U4上的数据输出端A发送至所述功率放大模块。
所述功率放大模块通过电容C7、二极管D6、D7、电阻R46、R47、三极管Q5、Q4组成具有功率放大作用的功率倍增电路,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该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两个三极管的连接处并联有电容C17与电容C11,调制信号放大功率后通过所述电容C17耦合至所述RJ11端口的S4口,调制信号放大功率后通过所述电容C11耦合至所述RJ45端口、RJ11端口的屏蔽层。
所述电流源模块包括三极管Q6以及连接在该三极管Q6的基极上的R41,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上接15VPP,该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所述芯片U4的电源端连接,该电流源模块能将电压幅度保持为15VPP并向所述信号整形模块、功率放大模块提供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0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跳频方法、跳频装置、终端和基带芯片
- 下一篇:电容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