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流驱动电路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7812.1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4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韦宗旺;蔡胜平;周建华;郭振宇;戴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路 电视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流驱动电路及电视机,所述恒流驱动电路包括设置于电源板上的供电模块和电源反馈模块,以及设置于恒流板上的驱动模块;交流市电经所述供电模块处理后产生第一直流电压给LED灯条组供电,并将第一直流电压输出至电源反馈模块,使电源反馈模块产生基准电压,同时所述供电模块还产生第二直流电压给所述主板供电;在LED灯条组得电后,所述驱动模块根据对LED灯条组的采样电压发送调压信号至电源反馈模块,改变电源反馈模块产生的基准电压值,使第一直流电压的电压值改变。本发明通过恒流驱动电路直接控制电源输出电压,省去恒流板DC‑DC电路,动态调整电压,实时满足LED对电压的需求的同时大幅压缩恒流板占用空间提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流驱动电路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在LED液晶显示领域,LED背光显示技术是通过点亮液晶屏背后的LED灯,通过灯光的照射将液晶面板显示的色彩画面展示,其在画质色彩、对比度等方面的表现能力一般。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新一代液晶显示技术,矩阵背光(Local Dimming)将传统的LED背光划分为若干区域,可以根据图像的亮度信息,智能调节各区背光亮度,从而提升画质的表现能力,使得传统LED显示技术引起的画面泛白,对比度不高等缺陷得到大幅度改善,并且背光划分的区域越多,其画质表现就越为娇艳细腻,可媲美时下昂贵的OLED画质体验,但其亲民的价格却是目前OLED技术所不能及。
OLED技术的另一优势在于其纤薄的结构造型上,而矩阵背光技术想要追求OLED的画质体验,模组背光就要划分出更多区域,从64区到128区,再到256区,甚至达到了380区。背光区域增多,意味着恒流驱动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的设计更为复杂。尤其上百吋天幕电视,划分256区的情况下,其背光消耗的最大功率就达到了上千瓦。传统的设计方式是通过电源将交流的市电转换成几路低压恒定的直流,分别给恒流驱动电路和主电子电路供电,由于背光不同区域LED灯的压降不同,恒流驱动电路为得到恒定的电流,需要将电源电压二次转换,降压后自适应匹配各区域,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恒流板上均设置有多个DC-DC转换模块,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电源效率,增加热损耗的同时,恒流驱动电路和电源电路设计也更为复杂,最终使得整机结构造型显得臃肿异常,得不到消费者青睐。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流驱动电路及电视机,可省去恒流板DC-DC电路,大幅压缩恒流板占用空间,最大程度降低恒流板热损耗,提升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恒流驱动电路,用于给LED灯条组和主板供电,所述恒流驱动电路包括设置于电源板上的供电模块和电源反馈模块,以及设置于恒流板上的驱动模块;交流市电经所述供电模块处理后产生第一直流电压给LED灯条组供电,并将第一直流电压输出至电源反馈模块,使电源反馈模块产生基准电压,同时所述供电模块还产生第二直流电压给所述主板供电;在LED灯条组得电后,所述驱动模块根据对LED灯条组的采样电压发送调压信号至电源反馈模块,改变电源反馈模块产生的基准电压值,使第一直流电压的电压值改变。
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交流输入电路、PFC电路、待机电路和LLC电路,所述PFC电路同时连接所述待机电路、交流输入电路和LLC电路,所述LLC电路还连接所述电源反馈模块、主板和LED灯条组的正极,所述LED灯条组的负极连接驱动模块。
所述的恒流驱动电路中,所述LLC电路包括LLC控制器和复合变压器,由所述LLC控制器启动复合变压器,复合变压器将PFC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转换为第一电压后给LED灯条组供电,并将第一直流电压输出至电源反馈模块产生基准电压,同时复合变压器还将PFC电路输出的高压直流转换为第二电压后给所述主板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