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控区块链节点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7811.7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7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肖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控 区块 节点 状态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监控区块链节点的节点状态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方法包括在区块链节点处安装状态监控智能合约。状态监控智能合约被配置为与状态采集接口相关联,状态采集接口在区块链节点处的智能合约引擎模块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状态查询请求,执行状态监控智能合约以调用状态采集接口,并且利用状态采集接口来获取区块链节点的节点状态;以及向区块链应用平台发送节点状态。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状态监控中有效利用智能合约,提供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易于升级的区块链节点状态监控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监控区块链节点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源自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技术,其通过将加密区块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叠加而生成持久的不可修改的记录,并且将记录存储在区块链网络的各个节点中,使得参与到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共同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由此,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过程透明可追踪等技术优势,其被认为在金融、征信、物联网、经济贸易结算、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根据区块链参与方的不同,区块链通常被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三种类型。公有链对外开放,用户无需任何授权就可以访问区块链网络和区块数据,发起各种交易。联盟链限制了只有联盟中的成员才能参与,区块链上的操作权限根据联盟定制的相关规则来确定。私有链一般在私有组织内部使用,区块链上的操作权限根据私有组织的自行规定执行。
在诸多应用场景中,尤其是企业级的区块链(诸如联盟链和私有链)使用场景中,区块链的企业用户及时掌握其区块链各个节点的服务状态将是非常有利的。
有鉴于此,期望的是提供一种公开透明、安全可靠的区块链节点状态监控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监控区块链节点的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监控区块链节点的节点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区块链节点处,安装状态监控智能合约,状态监控智能合约被配置为与状态采集接口相关联,状态采集接口在区块链节点处的智能合约引擎模块中;响应于状态查询请求,执行状态监控智能合约以调用状态采集接口;利用状态采集接口,获取区块链节点的节点状态;以及向区块链应用平台发送节点状态。
在某些实施例中,状态采集接口是经标准化的状态采集接口,并且其中获取节点状态包括:状态监控智能合约调用经标准化的状态采集接口;由智能合约引擎模块通过经标准化的状态采集接口来读取节点状态;以及由智能合约引擎模块向状态监控智能合约返回节点状态。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由状态监控智能合约将节点状态写入包括区块链节点的区块链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接收更新状态监控智能合约的请求,请求包括由与区块链节点相关联的用户所重新签名的状态监控智能合约;以及响应于请求,安装更新的状态监控智能合约。
在某些实施例中,区块链应用平台包括基于云的区块链即服务(BaaS)平台,并且其中区块链节点包括云上所创建的虚拟机实例。
在某些实施例中,节点状态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区块链节点的服务状态、区块链节点的计算资源的负荷状态。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一种用于管理监控区块链节点的节点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状态监控服务器处,接收状态监控智能合约,状态监控智能合约被配置用于监控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的节点状态并且与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处的智能合约引擎模块中的状态采集接口相关联;向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部署状态监控智能合约;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来自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的节点状态,基于报告策略发送状态报告。
在某些实施例中,基于报告策略向用户发送状态报告包括:分析接收到的节点状态;以及响应于节点状态指示异常,向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的用户发送警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7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