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6632.1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本宏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24 | 代理人: | 梁钜喜 |
地址: | 423500 湖南省郴***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指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制成的茶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的加工是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步骤制作而成。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必要步骤,其作用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目前比较常用的杀青方式有:炒青、蒸青、烘青、泡青、微波杀青等,而且在一种绿茶加工方法中基本都只采用一种杀青方式。
授权公告号CN101878823B公开了“一种微波杀青和冷冻干燥相结合的绿茶加工工艺”,该工艺主要采用微波杀青、冷冻干燥和红外线提香的工艺步骤进行绿茶的加工。其微波杀青温度为155-160℃,杀青时间为40-50秒,微波杀青后含水率降到 50%左右,降低了后续冷冻干燥的热负荷,冷冻干燥解决了单纯微波杀青脱水不彻底的问题,克服单一使用冷冻干燥速率低、时间长、能耗高的缺点。但是该工艺采用微波杀青后水份含量较高,易使酶促氧化过高,而且杀青后还要经过冷冻干燥、红外提香等工艺步骤,叶绿素损失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摊青:将采摘的鲜叶自然堆放4-6小时,如遇雨水天气用冷风吹1-2小时,待鲜叶从鲜艳变成暗艳即可。
2、杀青:采用红外与微波相结合的杀青方式,具体如下:先用红外高温400度杀青30秒,再转入微波用30-35度低温杀青30秒。
3、回潮:把杀青好的茶叶,摊放在冷却机上进行冷却,待用手握紧,听不到声音,能握成团,手松开后能慢慢散开,即可进入下一工序。
4、揉捻:把茶叶放入揉桶内,桶盖刚好齐平茶叶,不能加压,初揉4-6分钟;再进行加压揉捻15分钟,然后放松茶叶至接近桶盖;最后再不加压揉捻3分钟后,把茶叶放出,进入下一工序。
5、成形:把炒干机加温至300度后,把茶叶放入,同时开启冷却风机,炒8-12分钟后把冷却风机关闭,再炒12-18分钟;待听到茶叶在炒筒内的声音越来越响,并能闻到香气味越来越浓时,即可从炒干机倒出进入下一工序。
6、冷却:将茶叶放入冷却槽内,用手工提毫,让茶叶冷却10-15分钟。
7、干燥:把茶叶放入焙烘机内,摊放均匀,控制温度为100度,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16-20%即可。
8、再次冷却和干燥:将上步处理的茶叶完全冷却后,进行再次烘干,烘干温度为65度,烘干时间为80-100分钟。
9、精挑包装:最后把处理好的茶叶中的黄片、茶杆挑选出来,包装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鲜叶摊青工序中采用摊青槽摊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鲜叶摊青工序中摊青厚度为10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潮工序中摊放冷却的厚度为8-12cm,时间为50-80分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形工序中采用的炒干机为滚筒八角炒干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形工序中一次放入炒干机的茶叶为8-11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干燥工序中每筛干燥3.5-4.5斤茶叶,摊放厚度为10cm,干燥时间为25-40分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均采用人造清风冷却。优选的,所述的人造清风由风机提供。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红外与微波相结合的杀青方式,杀青时间短、均匀,叶子完整,叶绿素损失少;同时还克服了现有绿茶加工工艺中叶子与叶梗杀青不均匀,叶绿素损失多,酶杀不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特殊的杀青方式,结合后期的回潮、成形及两次冷却干燥等工艺步骤,生产出来的绿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润,内质香气高爽、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清淤,叶底细嫩厚软,品质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本宏,未经李本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6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式炒茶装置中的锅铲单元
- 下一篇:一种自动炒烘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