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流板及包含其的电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3658.0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俊;汪保国;杨霖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63 | 分类号: | H01M8/0263;H01M8/04186;H01M8/04082;H01M8/04276;H01M8/245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流板 弯折型 电堆 流道 空间利用率 电堆系统 内接口 外接口 漏电电流 内部连通 蛇形盘管 外部连通 不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流板及包含其的电堆。集流板的内部形成两个多弯折型流道,多弯折型流道的一个端口为外接口,外接口用于与电堆的外部连通,多弯折型流道的另一个端口为内接口,内接口用于与电堆的内部连通,两个多弯折型流道相互不连通。该集流板在其内部形成多弯折型流道降低了漏电电流,从而避免了在多电堆系统中再设置蛇形盘管,这样提高了多电堆系统的空间利用率。该电堆采用了该集流板,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集流板及包含其的电堆。
背景技术
全钒液流电池电堆结构是将各关键材料交替叠加构成,各关键材料嵌入到对应的液流框中。当构成电堆的单体数量超过2个时,单体之间具备了形成漏电电流的条件,即单体间形成液体回路,液体回路存在电势差,因此电堆内部会形成漏电电流,同理电堆之间的串并联也会形成电堆之间的漏电电流问题。
解决电堆外部漏电问题,主要通过在电堆外部设置蛇形盘管,增加电解液流经通道的长度来抑制电堆外部的漏电问题,也有通过在管路上增加反向电压的方式来抑制漏电问题。
流场设计可以有效抑制电堆内部漏电问题,但是不能解决电堆外部漏电问题,若使用外部设置蛇形盘管的方式则会牺牲系统的空间利用率,若采用增加反向电压的方式,则会增加额外电源和控制电路,从而增加系统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多电堆系统空间利用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多电堆系统的空间利用率的集流板及包含其的电堆。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集流板,集流板的内部形成两个多弯折型流道,多弯折型流道的一个端口为外接口,外接口用于与电堆的外部连通,多弯折型流道的另一个端口为内接口,内接口用于与电堆的内部连通,两个多弯折型流道相互不连通。
优选地,外接口设于集流板的侧面,内接口设于集流板的垂直于侧面的表面。
优选地,两个外接口均设于集流板的侧面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部分,两个内接口设于集流板的角部。
优选地,两个外接口相互靠近,两个内接口相互远离。
优选地,两个多弯折型流道在集流板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
优选地,每个多弯折型流道弯折至少2次。
一种电堆,其包括:多个液流框和两个如上的集流板,多个液流框设于两个集流板之间,内接口朝向液流框的内部。
优选地,电堆还包括两块端板,两块端板将液流框夹于两块端板之间。
优选地,集流板和液流框之间设有密封构件。
优选地,密封构件为O形圈。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集流板在其内部形成多弯折型流道降低了漏电电流,从而避免了在多电堆系统中再设置蛇形盘管,这样提高了多电堆系统的空间利用率。该电堆采用了该集流板,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集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集流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电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集流板10
多弯折型流道11
外接口12
内接口13
角部14
电堆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3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用隔板及其涂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液流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