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3276.8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1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莫家平;刘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1F17/04;H01F27/29;H01F27/2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元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利用模具加工一体成型第一基材的第一板体、一个以上凸座体,且一个以上凸座体分别加工成型导电体,另一模具一体成型第二基材的第二板体,其一侧表面加工成型复数导电接点,又一模具一体成型一个以上导磁内芯组装于第一板体的一个以上凸座体处,供一个以上凸座体分别穿设于复数定位槽孔,而一个以上座体与一个以上导磁内芯外侧组装第二基材的第二板体,且复数导电接点分别电性连接于一个以上凸座体的复数导电体,以成型磁性元件,达到利用模具加工、省时省工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尤指利用模具一体加工成型的磁性元件,该第一基材、第二基材是绝缘材质一体加工成型,第一基材表面的一个以上凸座体设有复数导电体,可与第二基材表面复数导电体电性连接,配合第一基材、第二基材间组装一个以上导磁内芯,形成多组连续卷绕式导体感应线圈效应的感应区,达到快速制造磁性元件、省时、省工的目的。
背景技术
然,目前一般应用的变压器、电感元件或其它磁性感应元件等,都是在铁芯上二组卷绕漆包线后,二组漆包线的二侧各四个线头分别延伸至铁芯二侧法兰部上,则可与外部各式电子装置的电路呈电性连接,成型单一个变压器,以提供电子装置电路进行电压电流的改变转换,也可作为电路中滤除电磁波、杂讯等一般电压负荷,再通过接地予以排除,但对于电路中发生瞬间高电压的雷击信号所产生冲击,一般绕线方式变压器并无法承受而容易发生故障、损毁等情况,影响电路传输电子信号的品质变差,则为了解决雷击时产生的瞬间高电压冲击,必须再于电子装置的电路中加装滤波元件、防雷击装置及信号耦合装置等,而利用二组漆包线卷绕在铁芯上并无法通过自动化加工成型单一个变压器,必须通过人工卷绕方式制作,制程极为耗时费工、制造成本也提高,且外观体积相当大、占用空间,并不符合现今电子产品讲究轻、薄、短、小的设计理念的诉求,若必须同时应用多个变压器,则要将多个变压器逐一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的电路中,提高加工作业的困难度,则变压器于实际实施时,仍存在诸多缺失有待改善。
是以,如何解决目前变压器必须通过人工卷绕漆包线进行制造,相当耗时费工的问题与困扰,且变压器体积大、不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设计理念的麻烦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利用模具加工一体成型第一基材、第二基材,而于第一基材的一个以上凸座体内成型复数导电体、配合第二基材的复数导电接点与一个以上导磁内芯,以形成导体感应线圈效应的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性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造步骤是:
(A)利用模具加工一体成型绝缘材质的第一基材的第一板体,且在第一板体一侧表面一体成型一个以上凸座体;
(B)第一板体的一个以上凸座体分别加工成型有导电体;
(C)再利用另一模具一体成型绝缘材质的第二基材的第二板体;
(D)第二基材的第二板体一侧表面加工成型复数导电接点,各导电接点呈一排以上的排列状;
(E)再通过又一模具加工制造导磁内芯,并在导磁内芯具有复数定位槽孔,位于复数定位槽孔二外侧形成定位侧边;
(F)再将一个以上导磁内芯组装于第一板体的一个以上凸座体处,一个以上导磁内芯设有复数定位槽孔供一个以上凸座体分别穿设,而位于第一板体二外侧的凸座体分别抵靠于一个以上导磁内芯二外侧的定位侧边;
(G)并在一个以上凸座体与一个以上导磁内芯外侧表面组装第二基材,而供第二基材的第二板体一侧表面的复数导电接点分别电性连接于一个以上凸座体的复数导电体;
(H)成型磁性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弘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3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检电流互感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频变压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