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11968.9 申请日: 2017-08-18
公开(公告)号: CN107296827B 公开(公告)日: 2020-12-04
发明(设计)人: 赵友兴;周丽曼;马青云;孔凡栋;谢晴宜;戴好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634 分类号: A61K36/634;A61P31/16;A61K35/616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张柳;赵青朵
地址: 571101 ***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甲型 h1n1 流感 药物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公开了一种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海洋生物和中药组合物。本发明采用七种天然药物制成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抗甲型H1N1流感的功效,疗效好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优于现有的药物制剂产品,能够广泛应用于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的制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甲型H1N1流感为人畜共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科,是单链的负链RNA病毒。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症状。若个体身体素质较差,自身免疫力低,患者感染该病毒后病情可快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甚至呼吸衰竭、器官损伤并引发很多并发症,危及生命。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仅2009年一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引起了世界的恐慌。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或其变种病毒曾在多地引起流感疫情,但是能够对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则由罗氏公司掌握专利权,药物产能不足,且达菲毒副作用较大、不适用于青少年,多例对达菲耐药的甲流病例先后被发现,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开发新型高效、低毒、不易耐药的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一个蕴藏众多高效药理活性物质的巨大宝库,特别是提取抗菌、抗病毒、心脑血管药和毒素的“蓝色药库”。海洋药物之所以对人类许多种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主要是因为海洋生物物种之间的生态复杂,在竞争激烈的海洋环境可产生结构和活性多样的海洋天然产物。因此,深入挖掘海洋真菌抗甲型H1N1流感活性产物,进而开发新型抗流感药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医的辨证施治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也为抗甲型H1N1流感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中医辨证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总体证候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特点显著不同,表现出热毒重,夹湿邪,特征以毒、火、湿为主,提示治疗应注重清热解毒,透邪外出;中药复方配伍与西药单纯的抗病毒机制不同,绝非单味药效简单相加,“祛邪”的同时可以“扶正”,即在抗病毒的同时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护机体组织器官,从而达到抗病毒感染的目的。中药药源广泛,针对病毒性感染疾病具有整体调节、多靶点治疗、毒副作用小、耐药性低等优势。目前中药抗病毒研究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对其作用研究的深入,多种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中药相继被发现,为药物的临床抗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多种重大传染性疾病如SARS病毒流行期间,我国运用中医药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甲型H1N1流感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通过将海洋活性物质与中药相结合,使得所述药物组合物能显著抗甲型H1N1流感,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海洋生物和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海洋生物包括海星和海藻;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牛蒡子、桑叶、金银花、连翘和黄芩。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以质量份计,该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

海洋生物 2~4份;

中药组合物 7~10份;

其中,所述海洋生物中所述海星与所述海藻的质量比为(1~3):(5~8);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牛蒡子、桑叶、金银花、连翘和黄芩的质量比为(6~10):(3~6):(4~7):(2~6):(5~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1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