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的全自动环保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10811.4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扬;刘雨铮;肖文勋;洪慎;蒋宗祺;刘达贤;王润鹏;周宇;欧抒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巡检 无人机 全自动 环保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的全自动环保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地面监控中心、若干充电平台及分别装于无人机上的电池管理模块、电能接收模块、视觉着陆模块、第一反馈控制模块。所述充电平台设置在杆塔上,由复合供电模块、电能发射模块、第二反馈控制模块、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及圆环标识组成。所述地面监控中心,与无人机端、充电平台端的反馈控制环节联系,接收电池电量、充电开始及结束信息,同时负责处理视觉着陆模块提供的数据,发出控制指令。在巡线过程中,无人机发出电量不足警报时,可飞往最近的杆塔,自主与平台进行精准对接,启动充电平台,完成充电,充电结束后,智能关闭各端电路。本发明为无人机自动化巡检作业提供了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与无人机充电、自控交叉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的全自动环保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配电线路公里数同比不断增加,过去依靠人工逐个杆塔巡视的作业方法,巡线工作量大、复杂的地理环境给巡视人员带来未知的安全风险,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无人机作为近年来新型技术之一,运用于输电线路巡检的设想已经得到了具体的实现,然而,无人机巡检在续航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是阻碍自动化巡检作业广泛推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有的多旋翼无人机,续航时间在30分钟左右,在电力巡线高度较高、室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电能损耗速度更为加快,因此,无法实现长时间巡线任务。目前,已有部分组织人员对无人机充电平台进行设计研究,如公开号为CN105449876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巡线多旋翼飞行器自主无线充电系统”,提出飞行器电量不足时可以自行飞往平台进行充电,但是,此发明专利存在如下问题:
1、供电蓄电池需要随时更换。该发明设计的充电平台需要实时更换蓄电池,以供应电能传输,未考虑电力线所在地区城建障碍较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理优势;此外,无线传能本身存在效率偏低的缺点,蓄电池能量利用率低、更换频繁,不利于节能环保。
2、无人机电能接收线圈设置不当。该发明专利将副边的电能接收线圈设计在无人机最底部支脚处,线圈与无人机机身之间存在极大空档,整体结合性差,副边电路的引线大量暴露在外,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寿命,无人机的飞行平衡性变差,线圈在频繁与平台的直接接触中也容易造成损坏。同时在巡线过程中,底部线圈会成为机载摄像头的视线障碍,使得巡线质量大大下降。
3、充电平台布局不合理。该发明设计的充电平台放置在离开电网杆塔处,需要考虑飞行器在飞往平台(或返回)过程中消耗的电能,降低了续航时间在巡线工作上的利用率;同时,平台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电网设备存在一定高度的环境下,降落过程视线障碍较多;该发明为解决返回原巡检地点和有视线障碍的问题,在主控模块中加入了返航程序,各端也另加了多个信号发射器、辅助对接模块,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易产生电磁兼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的全自动环保无线充电系统,在巡线过程中,无人机发出电量不足警报时,可飞往最近的杆塔,自主与本系统设计的充电平台进行精准对接,启动充电平台,以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为主供电,通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完成充电,而充电结束后,智能关闭各端电路,这为无人机自动化巡检作业提供了可行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巡检无人机的全自动环保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地面监控中心、设置在电力杆塔上的若干充电平台,以及分别装于无人机上的电池管理模块、电能接收模块、视觉着陆模块、第一反馈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与无人机的电池连接,用于获取电池各电气参数,实时监测电池电量,同时与第一反馈控制模块连接,实时反应电池电量信息;
所述电能接收模块,用于与充电平台的电能发射模块建立电磁关系,实现无线传能;
所述视觉着陆模块,用于摄取地面信息,与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交流,完成在充电平台上的精确着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10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光伏空调供电电路及光伏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