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皮环切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9789.1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雪阳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皮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皮环切组件,包括包皮内板固定罩和包皮外板固定罩;内板固定罩为一贴覆阴茎头前端的弧面罩体,其外侧设有一滑动杆;包皮外板固定罩为罩装在包皮内板固定罩外侧的弧面罩体,包皮被置于两个固定罩之间的圆周间隙内,包皮外板固定罩外侧设有一锁紧套,锁紧套滑动套装在滑动杆上,滑动杆上靠近锁紧套的尾端设有一可拆卸的锁紧凸轮头,锁紧凸轮头通过铰轴转动装配在滑动杆上,通过转动锁紧凸轮头推动锁紧套,将包皮夹紧固定在内、外板固定罩之间。以电灼或手术刀沿外板固定罩边缘整齐切除包皮。本发明通过降低操作难度、使手术损害降至最低,改善手术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各级医院均可采用,可有效替代现有的各类包皮环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为医疗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包皮环切手术的包皮环切组件。
背景技术
包皮环切术是人类治疗包皮、龟头疾患最广泛、最常见、最古老的手术。特别是当今世界,包皮环切已作为预防性病的有效手段。据WHO统计,到2006年,全世界现存的已施行包皮环切者达到6亿6千5百万,占当年世界男性的30%。由于该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美容手术,因此,对术者和患者的精神压力都很大,唯恐达不到正常的美观度。目前,国内外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器械辅助环切方法,以求改善术者的劳动强度及手术效果。虽然,美观度有一定改善,但是,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的不便时间较长。大体上,目前的环切方法可概括为如下几种:
(1)传统环切法。在麻醉下,直接用剪刀剪除过多的包皮;止血后,对缘缝合;7~10天后拆线。该法具有切口不整齐、损伤较大及并发症较多等缺点,并且只能够采用手术剪或手术刀等切除器械,电灼等器械容易对阴茎头造成伤害。
(2)包皮环扎切除。在麻醉下,放置相应大小的塑料(ShangRing)环并用线结扎;在结扎远端切除包皮,塑料环和结扎线14~21天后自行脱落,该手术中无出血,术后每天用高锰酸钾溶液泡洗,促进切口周围坏死和脱落,因此总体损伤较大,且愈合时间长,即患者承受痛苦与生活不便的时间长。少数病例水肿,脱痂不良而只好清创后再改做常规缝合手术。显然,这样,伤害会更大。
(3)吻合器环切术。清洁包皮腔后放置相应大小的吻合器以固定阴茎头和包皮,调节好包皮切除和创缘固定按钮。着力于操作柄,分别切除包皮,金属钉固定切缘,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完成。出血部位加固缝合结扎3~4针。金属钉于2-3周内自行脱落。该法采用一次性使用的吻合器,花费较大;且手术瘢痕较多,愈合时间较长,同样给受术者带来较长时间生活不便。
(4)阴茎固定的包皮环切术。术者采用3×5cm长条形、可曲金属片,外以纱布包裹,将此金属片环绕阴茎一圈并固定上方相当于冠状沟水平。翻转包皮,在距冠状沟0.5-0.8cm处切开包皮内、外板直到金属板包裹的纱布.拿除包皮和金属板。创面止血后,对缘缝合,此法出血较少,切开相对整齐,并发症较少。但是,术后水肿的时间较长.对小儿的包皮环切困难较大,
申请号为20162044735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环切法的包皮环切器,采用该法使手术本身的损伤降至最低,减轻包皮环切手术的操作难度、改善手术质量及减少并发症,但是器械制作较繁琐,如,要制作富有弹性的固定钢丝圈,对新手术者的培训时间较长,手术的直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包皮环切器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更便捷,更易学,易掌握的包皮环切组件。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雪阳,未经朱雪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