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率分析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9735.5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0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率 分析 方法 智能 穿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率分析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对心率检测数据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采集待测者一个阶段内的心跳数据与呼吸数据,确定待测者的最大心率Hmax、最小心率Hmin以及最大呼吸频率Rmax、最小呼吸频率Rmin;计算待测者在T时间段内的任意t时间内的心率H、呼吸频率R,由公式U=P/Q,其中P为心率偏差率,Q为呼吸偏差率,U为疲劳度;若疲劳度U大于最大疲劳值M,则判断待测者心脏过度疲劳,需要休息。疲劳度反映了一个人心脏的疲劳状态,通过计算的疲劳度来判断待测者是否疲劳,进而可以在待测者心脏疲劳时能够及时知晓进行休息,对心率检测数据的利用更充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数据分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心率分析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手环,可以检测使用者的心率、血压、运动步数、睡眠等,但是大多仅是在进行检测的同时进行记录,而对检测数据并未能够充分的加以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率分析方法,具有利用心率检测数据更充分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率分析方法,
采集待测者一个阶段内的心跳数据与呼吸数据,确定待测者的最大心率Hmax、最小心率Hmin以及最大呼吸频率Rmax、最小呼吸频率Rmin,并采集待测者的常规心率Hs与常规呼吸频率Rs;
采集待测者在T时间段内的心跳数据与呼吸数据,并记录心跳、呼气时刻以及吸气时刻在时间轴上的分布;
计算待测者在T时间段内的任意t时间内的心率H、呼吸频率R,由公式U=P/Q,其中P为心率偏差率,Q为呼吸偏差率,U为疲劳度;
若疲劳度U大于最大疲劳值M,则判断待测者心脏过度疲劳,需要休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计算待测者心率与正常心率的偏差,进而计算在整个心率大小范围的心率偏差率,同时计算呼吸大小范围内的呼吸偏差率,心率偏差率与呼吸偏差率的比率,即疲劳度反映了一个人心脏的疲劳状态,通过计算的疲劳度来判断待测者是否疲劳,进而可以在待测者心脏疲劳时能够及时知晓进行休息,对心率检测数据的利用更充分。
计算t1、t2、……、tn各时间内的疲劳度U1、U2、……、Un,求均值Uav=(U1+U2+……+Un)/n,若平均疲劳度Uav大于标准疲劳值S,则判断待测者心脏长期疲劳,需要休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次计算求平均疲劳度,在待测者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疲劳值大于标准疲劳时,判断待测者长期疲劳,需要休息,有助于减小待测者心脏长期疲劳带来的危害。
依据时间轴的记录,统计待测者在T时间段内的任意t’时间内呼气时的心跳次数h以及吸气时的心跳次数r,并计算V=h/r,若呼吸心跳比V大于第一健康标准值W1,则判断待测者需要降低运动强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测者呼气时心率会变快,吸气时心率会变慢,在待测者运动时心率以及呼吸频率都会变快,而呼气时的心跳快慢与吸气时的心跳快慢之间的比率关系,反应待测者的健康标准,在呼吸心跳比大于第一健康标准值时,判断待测者需要降低运动强度,以进行适宜强度的运动,减少运动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若待测者的呼吸心跳比V大于健康标准值W*90%的持续时长超过第一标准时间Ta,则判断待测者需要降低运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微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工业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座板钻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