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椴木接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7584.X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韦银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城县绿之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7/06;A61L2/18;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5452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椴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银耳椴木接菌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子实层生瓣片表面。担子近球形或近卵圆形,纵分隔,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它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保护肝脏功能,它不但能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能力,还能增强肿瘤患者对放疗、化疗的耐受力,可以滋补生津,润肺养胃,补肺益气;可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津少口渴;病后体虚;气短乏力。
银耳可以用椴木栽培,还可以用木屑等农业废弃物加一些辅助原料制成的培养基进行栽培。银耳栽培过程的接菌工序必须避免菌种污染,如果银耳接菌过程中被杂菌污染,会影响接菌成功率和发菌后银耳的质量。现有技术中存在接菌成活率不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银耳椴木接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银耳椴木接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椴木消毒
接菌前,在接菌的椴木上喷洒2次双氧水,然后在太阳下暴晒;
(2)打孔
用钻在步骤(1)消毒后的椴木上按行打孔;
(3)银耳菌种破碎
用75%乙醇对银耳菌种包裹袋进行擦拭,然后将银耳菌种放入事先已经消毒的容器中,将银耳菌种破碎成颗粒,破碎后的银耳菌种颗粒混合均匀;
(4)接菌
接菌人员用步骤(3)得到的银耳菌种颗粒填满步骤(2)的椴木孔上;
(5)封口
用封口剂封住步骤(4)接菌后的孔,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3-5wt%。
更进一步的,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4wt%。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暴晒时间1-2h。
更进一步的,所述暴晒时间为1.5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椴木打孔的孔径为1.4-1.6cm,深度为1.3-1.6cm,孔距为7-10cm,行距为4-5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银耳菌种颗粒的粒径≤5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接菌人员在接菌前把手洗净,并用75%乙醇消毒,接菌人员的工作服在接菌前进行消毒。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封口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石蜡80-85份、动物油脂15-20份、三十烷醇0.8-1份。
更进一步的,所述封口剂的使用方法为,将石蜡、动物油脂加热融化后加入三十烷醇,搅拌均匀,待冷却至粘稠状即可使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银耳椴木接菌方法,对椴木、接菌使用的工具和接菌人员进行全面消毒灭菌,尽量避免接菌过程环境中杂菌的影响,接菌后使用的封口剂中含有三十烷醇,能够促进发菌,该方法的银耳接菌成功率达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银耳椴木接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椴木消毒
接菌前,在接菌的椴木上喷洒2次4wt%双氧水,然后在太阳下暴晒1.5h。
(2)打孔
用台钻在消毒后的椴木上按行打孔,孔径为1.5cm,孔深为1.5cm,孔距为8cm,行距为5cm。
(3)银耳菌种破碎
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对银耳菌种包裹袋进行擦拭,然后将银耳菌种放入事先已经消毒的容器中,将银耳菌种破碎成粒径≤5mm的颗粒,破碎后把银耳菌种颗粒混合均匀。
(4)接菌
接菌前对接菌人员的工作服进行消毒,接菌人员用肥皂洗净双手,然后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擦拭双手,然后用银耳菌种颗粒填满椴木孔。
(5)封口
接菌人员用手在接菌后的孔上涂抹一层薄薄的封口剂,完成接菌。其中,封口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计,把石蜡82份、动物油脂18份加热融化,加入三十烷醇1份,搅拌均匀,冷却至粘稠状即可。
本实施例的接菌成功率为98%。
实施例2
一种银耳椴木接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城县绿之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城县绿之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75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