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6789.6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明;刘跃胜;孙桂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13 | 分类号: | H04B10/25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孙益青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放大器 数字电视 光可调衰减器 超长距离 光纤传输系统 色散补偿器 光纤 残余色散 依序连接 传输段 外调制光发射机 光纤传输技术 数字电视信号 光传输系统 光发射端 合理设置 色散补偿 引入位置 申请 保证 | ||
一种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涉及数字电视光纤传输技术领域,光发射端包括一外调制光发射机和第一光放大器;第一传输段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光放大器的第一段光纤、第二光放大器和第一光可调衰减器,第一段光纤、第二光放大器和第一光可调衰减器依序连接;第二传输段包括第二段光纤、第一色散补偿器、第三光放大器和第二光可调衰减器,第二段光纤、第一色散补偿器、第三光放大器和第二光可调衰减器依序连接;本申请提供一种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合理设置色散补偿器的引入位置及色散补偿值,保证整个系统中的残余色散值不为零,对某一特定长度的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传输系统存在一个最佳残余色散值,此时数字电视信号的MER最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光纤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纤传 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有线电视长距离1550nm光纤传输系统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是:光纤传输距离过长带来 的一系列问题,归纳起来有几点:1)光纤传输距离过长带来高链路损耗,系统载躁比劣化的 问题;2)光纤传输距离过长带来色散积累问题;3)光纤传输距离长,入纤功率大,带来了 光纤的自相位调制(SPM)非线性效应;4)光纤传输距离长,入纤功率大,带来了光纤的受 激布里渊散射(SBS)非线性效应。
理论分析知色散补偿可以有效改善1550nm有线电视光传输系统中由于色散带来的一系 列问题:1、色散导致的二阶失真,对数字电视信号的MER造成很大劣化;2、光纤传输距离 长,入纤功率大,导致的非线性累积严重,同样对数字电视信号的MER造成很大劣化。但是 色散补偿设备的引入位置和色散补偿的多少(长度)均十分关键,否则不仅不会改善1550nm 有线电视光传输系统中的数字电视信号的MER指标反而会导致额外的指标劣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传输系统不能满足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指标 要求的这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合理设置色散补 偿器的引入位置及色散补偿值,保证整个系统中的残余色散值不为零,对某一特定长度的 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传输系统存在一个最佳残余色散值,此时数字电视信号的MER最 佳,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1550nm超长距离数字电视光纤传输系统,包括光发射端、光接收端和第一传输段、 第二传输段至第n-1传输段,其中n≥4且为整数;
所述光发射端包括一外调制光发射机和与该光发射机直接连接的第一光放大器;
第一传输段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光放大器的第一段光纤、第二光放大器和第一光可调衰减 器,所述第一段光纤、第二光放大器和第一光可调衰减器依序连接;
第二传输段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光可调衰减器的第二段光纤、第一色散补偿器、第三光放 大器和第二光可调衰减器,所述第二段光纤、第一色散补偿器、第三光放大器和第二光可调 衰减器依序连接;
第三传输段至第n-1传输段的结构同第二传输段的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对应于其排序 的第n-1段光纤、第n-2色散补偿器、第n光放大器和第n-1光可调衰减器,所述第n-1段光 纤、第n-2色散补偿器、第n光放大器和第n-1光可调衰减器依序连接,该第n-1光可调衰减器 通过第n段光纤与光接收端连接;
定义第一段光纤至第n段光纤对应的光纤长度为L1—Ln,系统光纤总长度L总 =L1+L2+L3+…+Ln,整个光链路总色散值为DSP总,满足:DSP总=D*L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67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