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3521.7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心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心恩 |
主分类号: | A61K36/47 | 分类号: | A61K36/47;A61K9/70;A61P31/06;A61K35/12;A61K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玄 |
地址: | 457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淋巴 结核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淋巴结核,中医称之为“老鼠疙瘩”或瘰疬,是体现于肌表的毒块组织,是由肝肺两方面的痰毒热毒凝聚所成。西医则指,人体内有专事于清毒杀毒从而保护血管,组织的淋巴系统,遭遇来自体内外无法清除杀灭的毒菌,凝聚和集结于肌表组织形成的毒瘤。
淋巴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常伴有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病因病理: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中医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火凝结,积聚成核。
淋巴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颈部淋巴结核为最常见,颈部多有肿胀感,疼痛和局部发红等症状。另还有肺门部、腋窝部、腹部和腹股沟部淋巴结核。
不同类别的淋巴结核有不同的症状,将其分为以下四型:
脓肿型:肿大淋巴结中心软化,逐渐扩大或突然增大,有波动感而形成脓疡。若继发感染,则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
溃疡型:脓肿波动变为表浅,极易破溃,流出稀薄的干酪样脓液,创口经久不愈,形成窦道或溃疡。
结节型:起病缓慢,首发局部多为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初如蚕豆大小,质地较硬,散在而活动,可有轻压痛,无粘连。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核体积增大,活动度逐渐减少,粘连成串。此状态可维持数月无明显变化。
浸润型: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块,有明显的淋巴结周围炎,与周围组织、皮肤粘连,中心部软化即出现干酪坏死,移动受限,疼痛与压痛均增强。
淋巴结核的症状可分为初期症状、中期症状、晚期症状。早期,淋巴结核如指头大小,一枚或数枚不等,皮色不变,按之坚实,推之能动,不痛。中期,病变淋巴结的体积逐渐增大,与周围组织粘连而活动逐渐减少。有的肿块之间互相融合成串成块,推之不动,渐感疼痛。如皮色渐转暗红,按之微热及微有波动感者,为内脓已成。伴有低热、盗汗、厌食、烦躁、疲劳乏力等。晚期,淋巴结核部分脓肿自行溃破,流出干酪样稀薄脓液,夹有败絮样物。创口呈潜行性(空壳),四周紫暗,此愈彼溃,形成窦道,经久不愈。淋巴结核窦道可以有多个支道,伸向各个方向,有的深达几厘米,此型在临床上也称为破溃型。全身伴有潮热、骨蒸、咳嗽、盗汗,或面少华色、精神倦怠、头晕、失眠,或腹胀、便糖、消瘦、纳呆等。
淋巴结核不向外排菌,不具有传染性。只有化脓、溃破、瘘管的分泌物,才具有传染性,属接触性传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膏的使用采用对病患处外敷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核的生长以及病变,并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由于淋巴结核所产生的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等症状,该中药膏药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膏,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猫头1-5份、蓖麻子1-5份、乳香1-5份、黄丹6-14份、散粉1-5份、香油2-4份。
根据上述的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膏,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猫头2-4份、蓖麻子2-4份、乳香2-4份、黄丹8-12份、散粉2-4份、香油2-4份。
根据上述的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膏,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猫头3份、蓖麻子3份、乳香3份、黄丹10份、散粉3份、香油3份。
如上述的用于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猫头和蓖麻子洗净后,研磨粉碎,备用;
(2)先称取配方量的香油放入锅内加热至开锅,接着依次加入步骤(1)中粉碎后的猫头、蓖麻子和乳香于油内炸黑,滤出药渣,再把黄丹和散粉放入油内熬至滴水成珠停火,冷却至室温,得到亮黑色膏状物;
(3)将步骤(2)得到的膏药糊涂在无纺布上,并盖上PE膜,裁剪成需要的规格即可。
本发明所用的各中药组分的药性药理如下:
猫头,为猫科动物猫的头或头骨,性味:甘,温,无毒(《纲目》);甘酸,微温(《陆川本草》)。烧灰研末调敷,治瘰疬,痈疽,恶疮,痔疾。《纲目》:治心腹痛,杀虫治疳,及痘疮变黑,瘰疬鼠瘘,恶疮。
蓖麻子,别称蓖麻仁,大麻子,有消肿拔毒、泻下导滞和通络利窍的功效,主治痈疽肿毒、瘰疬、乳痈、喉痹、疥癞癣疮、烫伤、水肿胀满、大便燥结、口眼歪斜、跌打损伤。孕妇及便滑者忌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心恩,未经杨心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3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水性粘合剂的乳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种粉体与液体混合的浆料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