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核桃壳眼镜灸药物熏蒸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3256.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军;陈璎洛;杨孝芳;陈盼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3/06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壳 眼镜 药物 熏蒸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核桃壳眼镜灸药物熏蒸治疗装置,属于医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隔核桃壳眼镜灸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疾病,核桃壳在使用前需浸泡相应的治疗药水,随后经艾灸加热核桃壳,通过核桃壳使艾灸热量和药物送至眼球及眼周,以达到治疗目的。据临床研究报道显示,目前隔核桃壳眼镜灸主要用于近视眼、急慢性结膜炎、麦粒肿、角膜炎、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对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心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病也有一定疗效。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选择个大饱满的新核桃若干,将核桃从中缝切成基本对称的两半,去仁,留完整的1/2大的核桃壳备用,取配方药物适量,用细纱布包裹,放入药锅里,加冷水600ml,浸泡60min,然后用火煎至水沸后5min,将核桃壳放入药液里,浸泡30min后方可取用,亦有单以菊花水浸泡的,然后用直径2mm左右的细铁丝弯成眼镜框架样式,或者直接用金属眼镜架,在镜框前外侧各加一铁丝,弯成直角形的钩,高和底长均约2cm,与镜架固定在一起,供施灸时插艾炷之用,在镜框四周用胶布包好以便隔热,以免灼伤眼周皮肤,其眼镜框视核桃壳大小可调整,之后再根据病眼只数,取2~3cm长清艾条1~2段,插入镜框前铁丝上,再取1~2具完整的半个核桃壳,镶入镜框上,要求扣在眼上不漏气,治疗过程中先从内侧点燃艾条,将镜架戴到双眼上,务必让核桃壳扣在病眼上,艾段燃尽,再插1段,每次据症情灸1~3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其制作麻烦、粗糙、不规范,核桃壳灸后易碎,局限了该作品的推广和运用,在使用前核桃壳还需在药水中浸泡半小时,存在耗时过久的问题,且核桃壳结构致密,通过浸泡所吸收药量不足,会导致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核桃壳眼镜灸药物熏蒸治疗装置,该隔核桃壳眼镜灸药物熏蒸治疗装置易于推广,提高了临床疗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核桃壳眼镜灸药物熏蒸治疗装置,包括镜框和松紧带;所述镜框的两端分别与松紧带的两端卡扣连接;所述镜框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支架,所述上壳体通过支架与下壳体连接,下壳体与镜框滑动连接,在上壳体内设有隔板和固艾针,固艾针连接在隔板上,下壳体相对于固艾针对称设置;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海绵层连接,在下壳体的一端设有注药口。
所述镜框和松紧带之间可拆卸。
所述镜框的一端还设有弹簧,弹簧通过隔板与固艾针连接。
所述海绵层的一侧设有核桃壳层。
所述支架之间设有铁丝网。
所述上壳体、下壳体、支架构成一个整体。
所述核桃壳层、海绵层与下壳体之间可拆卸。
所述隔板、镜框上设有滑轨。
所述隔板的一侧设有套筒,固艾针套接在套筒内。
所述镜框与鼻梁接触的位置设有鼻梁支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设计更加规范,使用更加便捷,部件损坏可以及时替换,无需等待浸泡的时间,更易于推广,吸药量更多,疗效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镜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镜框,20-松紧带,11-上壳体,12-下壳体,13-支架,14-弹簧,15-隔板,16-固艾针,17-核桃壳层,18-海绵层,19-注药口,30-铁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隔核桃壳眼镜灸药物熏蒸治疗装置,包括镜框10和松紧带20;所述镜框10的两端分别与松紧带20的两端卡扣连接,方便固定和拆卸;所述镜框10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支架13,所述上壳体11通过支架13与下壳体12连接,下壳体12与镜框10滑动连接,在上壳体11内设有隔板15和固艾针16,固艾针16连接在隔板15上,下壳体12相对于固艾针16对称设置;所述下壳体12之间通过海绵层18连接,在下壳体12的一端设有注药口19,通过注药口19将药液加注在海绵层18上,药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配配方,也可用菊花、枸杞、木贼、决明子等有有清肝明目疗效的中药提取液,使用药液目的一方面在于对眼部起治疗作用,另一方面在于保护眼睛,防止艾火过燥灼伤眼部津液,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中医学院,未经贵阳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3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贴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穴位预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