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系统的检焦装置和检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1212.6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飞斌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系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光学系统的检焦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光束入射方向依次包括光源(1)、光束准直扩束系统(2)、毛玻璃(3)、物面光栅(4)、掩膜平台(5)、被测光学系统(6)、像面光栅(7)、硅片平台(8)、CCD探测器(9);所述的物面光栅(4)置于掩膜平台(5)上,可以随着掩膜平台(5)的移动而移动,并位于被测光学系统(6)的物方平面上;所述的像面光栅(7)位于光刻机的硅片平台(8)上,并位于被测光学系统(6)的像方平面上;所述的CCD探测器(9)位于硅片平台(8)的下方,随着硅片平台(8)的移动而同步移动;当硅片平台(8)离焦时,光束准直扩束系统(2)的光经过物面光栅(4)并通过被测光学系统(6)投影到像面光栅(7)后,不同衍射级相互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当所述的硅片平台(8)位于所述的被测光学系统(6)的共焦平面位置时,光源(1)和光束准直扩束系统(2)的出射平面波前经过物面光栅(4)的衍射、被测光学系统(6)的投影、像面光栅(7)的衍射,不同衍射级相互干涉形成零条纹的干涉图像;当硅片平台(8)从离焦位置向共焦位置平移时,光束准直扩束系统(2)的光经过物面光栅(4)并通过被测光学系统(6)投影到像面光栅(7)后,干涉条纹减少直到消失;根据CCD探测器(9)探测的像面光栅(7)衍射后的成像光斑上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即可以完成被测光学系统(6)的检焦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系统的检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面光栅(4)为振幅型Ronchi线光栅,占空比为50%,周期为p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系统的检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像面光栅(7)是网格型分布,透光单元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每个透光单元周围为8个与透光单元等面积的遮光单元,从而形成透光单元间隔等面积遮光单元的分布形式;所述的像面光栅(7)放置在硅片平台(8)上时,透光单元和遮光单元的对角线方向与物面光栅(4)的方向平行;所述的像面光栅(7)周期等于相邻两个透光单元的对角线距离,数值为p2=,其中a为透光单元的边长。
4.一种光学系统的检焦装置的检焦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
① 将选定的物面光栅(4)置于掩膜平台(5)上,将选定的像面光栅(7)置于硅片平台(8)上,并使像面光栅(7)透光单元和遮光单元的对角线方向与物面光栅(4)的方向平行;
② 调整光源(1)、光束准直扩束系统(2)、毛玻璃(3)的位置,使光源(1)照射到物面光栅(4)的光强均匀稳定;
③ 将CCD探测器(9)固定在硅片平台(8)的下方,保证像面光栅(7)的各级衍射光产生的剪切干涉条纹可以被CCD探测器(9)采集;
④ 控制光刻机使硅片平台(8)沿水平方向平移,使像面光栅(7)与物面光栅(4)都位于光轴上;
⑤ 控制光刻机使硅片平台(8)沿竖直方向平移,测量干涉条纹即Ronchi剪切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
⑥ 当硅片平台(8)位于处于离焦状态时,不同衍射级相互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图,随着硅片平台(8)从离焦状态向共焦平面移动时,条纹数越来越少,当硅片平台(8)位于被测光学系统(6)的共焦平面时,光源(1)和光束准直扩束系统(2)的出射平面波前经过物面光栅(4)的衍射、被测光学系统(6)的投影、像面光栅(7)的衍射,形成零条纹的干涉图像;
⑦ 当硅片平台(8)再次从共焦状态向离焦状态平移时,干涉条纹数越来越多,则控制硅片平台(8)往反方向平移,直至使干涉条纹减少为零,该处就是共焦位置,从而完成被测光学系统(6)和硅片平台(8)的检焦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飞斌,未经吴飞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12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砂岩石头花盆
- 下一篇:一种环境改善用的道路景观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