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的修复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9906.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克俊;刘长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龙兴隆染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5/08 | 分类号: | D06P5/08;D06P5/10;D06P3/24;D06B3/10;D06B15/00;D06C7/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布 异常 修复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的修复处理方法,属于尼龙布染色加工技术领域。该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的修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回卷异常尼龙坯布→修色处理→固色处理→脱水处理→烘干中检→定型处理。该修复方法相比传统修色工艺,可在无需褪色的情况下,仅需一次浸染处理即可完成修色,节省了大量染色用水,且对布匹质量影响较小;省略了剥色后的二次漂染工序,大大缩短了修色时间,减少了染料、助剂等化学试剂的用量和使用种类,降低了污水排放量;有效缩短了现有尼龙布色迹、色花修复处理的工序,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在本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尼龙布染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的修复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布在印染加工时,由于染料性质差异、设备对染料的适应性不佳、工艺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可能出现竞染、色花、色迹等问题,需对印染瑕疵进行修复。
传统修色工序一般为:配布→剥色→二次漂染→脱水→烘干中检→定型,即需先将异常布的色彩褪尽(剥色),再将所需色彩再行漂染,具体工序包括:配布:将异常布回卷配布至布车;剥色:将异常布的色彩褪尽;二次漂染:重新上色;脱水,烘干中检,确认漂染质量;定型。其中,二次漂染工艺与漂染加工相同,剥色时所用试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aOH:1~3%、平平加O:15~20%、合成洗涤剂:5~8%,将上述试剂依次加入剥色缸,浴比1:25~30,温度:98℃,剥色处理20~30min,至色彩全部褪尽为止;剥色完成后逐渐降温,充分水洗,再将布匹置于0.5ml/L的醋酸中,30℃环境处理10min,充分中和残留的碱液,再用清水洗净。为提高布匹色牢度,二次漂染后可进行固色处理。
传统的修色工艺虽然可以达到对异常坯布的修复处理,但是其存在的主要不足:若因一次漂染失误,需将所有颜色漂尽后再次漂染,不仅延长了漂染工时,增加了处理工序和化学助剂的使用量,且会产生多次漂染污水,同时二次漂染得到的布匹质量不如初始漂染的质量好。
而与布料修色相关的现有技术,也未发现有关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后的修复方法。如申请号为“200910099745.7”,发明名称为“棉针织坯布在定型机上的修色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棉针织坯布在定型机上的修色方法,主要步骤为:回修液配料-坯布准备-浸轧回修液-定型机焙烘-水洗-烘干-拉毛-定型,其主要针对棉针织坯布进行修色;如申请号为“201610452953.0”,发明名称为“一种轻薄类面料的防布面色渍、白斑、浮色的染色方法”,其主要是为了防止轻薄面料出现色渍、白斑、浮色,而提出一种可防止轻薄面料出现轻微瑕疵的染色方案,而该方案对中等密度及以上或染色瑕疵较大的面料的预防效果不甚理想,也不适用于尼龙布色疵修复。
因此对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的修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的修复处理方法,该修复方法可以有效缩短修复工时,节约水量,减少了化学助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并显著降低了修复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的修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回卷异常尼龙坯布→修色处理→固色处理→脱水处理→烘干中检→定型处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尼龙布异常色迹、色花的修复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回卷异常尼龙坯布:将出现异常色迹、色花的尼龙坯布回卷至布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龙兴隆染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龙兴隆染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9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