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竹筒连续去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9821.2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8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涂桥安;何斌辉;林石;潘嘉鹏;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47/20;B24B49/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筒 连续 装置 | ||
一种整竹筒连续去青装置,其特征是:砂带从动轮及其轴系水平布置在机架上表面左侧,砂带主动轮及其轴系水平布置在砂带从动轮及其轴系的垂直下方,竹筒驱动轮II及其轴系位于砂带从动轮右侧,其轴线相对于砂带从动轮轴线在垂直平面内偏斜一角度α,竹筒驱动轮I及其轴系布置在竹筒驱动轮II和砂带从动轮中间的垂直上方,其轴线相对于砂带从动轮轴线在水平面内偏斜一角度α;竹筒装入砂带从动轮、竹筒驱动轮II和竹筒驱动轮I所形成的通道后,由竹筒驱动轮II和竹筒驱动轮I一边靠摩擦力带动竹筒旋转、一边带动竹筒沿砂带轴向进给;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砂带主动轮回转,再由砂带驱动砂带从动轮回转,磨削竹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材加工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整竹筒连续去青装置,具体地说是将整段竹筒送入砂带从动轮、竹筒驱动轮I和竹筒驱动轮II组成的通道,由竹筒驱动轮I和竹筒驱动轮II带动竹筒边转动、边轴向进给,由砂带磨削去青的一种整竹筒连续去青装置。
背景技术
毛竹是一种速生、高产、优质、易于更新恢复的重要森林资源。它不仅生长周期短,而且物理力学性能优越。但与木材相比,竹材直径小,壁薄中空,尖削度大且横截面大多数都是椭圆、沿长度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等几何特点,为其加工利用带来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竹材的加工难度比木材大得多,实现工业化利用没有木材那样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竹材的利用率低。竹材外表的竹青和内表的竹黄,胶粘剂不能润湿,且和中间层竹材材性差异很大。竹材加工中真正可利用的材料主要是中间部分的竹材,而目前称得上精深加工的产品如由竹片加工后拼接成的竹地板、旋切微薄竹,其竹材利用率都在30%以下,由此造成竹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2)竹材的加工工艺和方法选择不合理。目前竹材都是通过锯、剖或刨削加工,仅能加工成宽度15-20毫米,厚度5~7毫米的竹片,难以直接利用。要想获得板材、方材必须将竹片胶合起来,因些,产品耗胶量很大。
(3)设备精度及自动化水平不高。由于竹材的特殊结构,竹材加工的多数产品仅能实现机械化生产,部分工序或产品还难于摆脱手工劳动。目前的竹材加工设备很多都不能适应生产要求,加工精度不高。因为目前使用的这些设备基本上都是对木工机械进行仿效或改进而来,所以不能很好适合竹材的加工,不仅对产品质量、效率、成本、设备的可靠性、耐用性、自动化程度等造成影响,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性较低,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所以竹材加工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现代高质量竹产品的生产需要。
(4)竹材的结构与木材有明显差异,化学组成也不尽相同,竹材比木材含有更多的半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糖分等营养物质,因而竹材制品的耐虫、耐腐、防霉变能力不如木材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9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囊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