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液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8136.8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胡龙飞;李亮;常文凯;陈冬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1S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液收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收集模块,所述收集模块包括有一收集器,所述收集器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收集器相对两侧的对接孔,所述收集器内部设置有流道,所述对接孔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收集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输出通道;接头分别自所述对接孔的左右两侧插入后实现对接,接头处的漏液从对接孔流入到所述流道中,再经由所述输出通道排出。本发明提供的漏液收集装置,设置在多对头接对接间,接头插进其上对应的对接孔,在对接孔内实现对接,从而使得接头处的漏液直接流入到对接孔内,再汇聚到收集器内的流道内,从而实现漏液的收集功能;从而避免电子元器件会发生短路,防止其烧毁,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液收集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液冷系统快速接头的漏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液冷有源子阵是相控阵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子阵快速接头在现有技术中都是直接对接的,这就存在一定的漏液风险。
如果接头处发生漏液,可能导致雷达电子元器件会发生短路,甚至烧毁。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液收集装置,包括有至少一个收集模块,所述收集模块包括有一收集器,所述收集器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收集器相对两侧的对接孔,所述收集器内部设置有流道,所述对接孔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收集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输出通道;接头分别自所述对接孔的左右两侧插入后实现对接,接头处的漏液从对接孔流入到所述流道中,再经由所述输出通道排出。
较佳地,所述对接孔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密封塞,接头分别穿过所述密封塞后,在对接孔内实现对接。
较佳地,所述密封塞的与所述对接孔过盈配合。
较佳地,所述密封塞通过端盖固定在所述对接孔上。
较佳地,所述端盖具有环状主体和均布在环状主体外圈上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螺钉与所述收集器固定连接,所述环状主体用于将所述密封塞压在所述对接孔上,且所述环状主体的内径与所述密封塞的内径相等。
较佳地,多个所述对接孔呈矩阵式排布在所述收集器上。
较佳地,所述流道包括横向主流道和竖向分流道,位于横向同一行的多个对接孔通过所述横向主流道并联,位于竖向同一列的多个对接孔通过所述竖向分流道并联。
较佳地,所述输出流道的末端连接有一宝塔接头。
较佳地,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集模块,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集模块的内部流道连通。
较佳地,所述收集器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流道连通的输入通道,相邻收集模块之间的输出通道与所述输入通道连通,实现串联;所述输入通道连接有宝塔接头。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漏液收集装置,设置于多对接头间直接,接头插进其上对应的对接孔,在对接孔内实现对接,从而使得接头处的漏液直接流入到对接孔内,再汇聚到收集器内的流道内,从而实现漏液的收集功能;从而避免电子元器件会发生短路,防止其烧毁;
(2)本发明提供的漏液收集装置,结构简单、可靠、低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3)本发明提供的漏液收集装置,可扩展性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收集模块的数量,以及每个收集模块的尺寸大小、结构形式;
(4)本发明提供的漏液收集装置,通过密封塞的设置,从而保证了漏液收集装置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8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