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扇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7302.2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阳;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李潇潇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机箱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风扇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风扇一般都是通过风扇支架安装在服务器的内部,安装完毕后,风扇的数量和排布方式都是固定的,不能对风扇的数量和排布做调整。
另外,服务器风扇模组在组装过程中,需要通过工具将风扇逐个安装于服务器的底座上,因此使得整个安装过程繁琐,且风扇的底座直接和服务器的底座接触,使得风扇易对服务器产生振动,进而使整个服务器产生振动,易使服务器产生不稳定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模组,用于解决服务器机箱内风扇简易安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扇模组,包括风扇箱体、风扇组件、前风扇罩和后风扇罩;所述的风扇组件安装在所述的风扇箱体内,风扇组件通过插接件与所述的风扇箱体连接;所述的前风扇罩和后风扇罩分别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风扇组件的前、后两端。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更佳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插接件包括风扇下连接端子和风扇上连接端子,所述风扇下连接端子设置在风扇箱体上,风扇下连接端子上设有插接孔;所述的风扇上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的风扇组件上,风扇上连接端子上设有插接头;所述的插接头与插接孔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采用橡胶钉。
进一步的,所述前风扇罩和后风扇罩与所述的风扇组件之间设有减振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组件的上端设有减振泡棉。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扇箱体包括两个安装箱,每个安装箱内各安装一组所述的风扇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的底端设有减振安装孔,所述减振安装安装孔上设有减振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减振安装孔设有3个,所述的减振安装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风扇箱体可较紧密的装配两组风扇模组,可充分的利用有限空间,满足空间较小服务器的散热要求。风扇模组通过风扇箱体间接的安装在服务器箱体内,安装方式不受服务器位置的限制。
(2)本装置上在风扇箱体、风扇组件以及前风扇罩和后风扇罩的连接接触处均采取了减振措施,可极大的降低因振动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扇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风扇组件与前风扇罩和后风扇罩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前风扇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后风扇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扇箱体;11.减振安装孔;12.风扇下端子固定机构;13.安装箱;2.风扇组件;21.风扇固定通孔;3.后风扇罩;31.后对接通孔;32.后辅助插拔结构;33.后减振机构;4.橡胶钉;5.减振泡棉;6.前风扇罩;61.前对接通孔;62.前辅助插拔结构;63.风扇上端子固定机构;64.前减振机构;7.风扇上连接端子;8.风扇下连接端子;9.平头螺钉;10.减振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7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用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固定的自动散热报警式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