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4504.1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樊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之雄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u ag 纳米 粒子 合成 检测 离子 方法 | ||
1.一种基于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检测Hg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金纳米粒子修饰Hg2+的一段适配体DNA
将新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在12000r/min的转速条件下离心去除上清,并用pH8.0 0.01 M的Tris-HCl缓冲液将其进行重悬并浓缩四倍,测得浓缩后的金纳米粒子的浓度为10nM,以用于DNA的偶联;取1mL浓缩后的金纳米粒子,然后加入100μL 10μM的DNA1,使得DNA1的终浓度为1μM,DNA1和金纳米粒子以100:1的摩尔比在室温条件下进行过夜偶联反应,将反应后的金纳米粒子在12000r/min的转速条件下离心以除去未结合的DNA1,然后将其用pH8.0 0.01 M的Tris-HCl缓冲液进行重悬,从而得到修饰后的金纳米粒子;
DNA 1: 5’-SH-AAAAAAGTGACCATTTTTGCAGTG-3’;
(2)抗坏血酸偶联Hg2+的另一段适配体DNA
称取50mg抗坏血酸于圆底烧瓶中,用2mL吡啶溶剂将其进行溶解,然后加入34mg琥珀酸酐,在室温下避光搅拌反应2天,然后将反应后的溶液用旋转蒸发仪旋干,再加入5mL pH 6.5的0.01M 2-吗啉代乙磺酸缓冲液将其溶解,置于磁力搅拌反应器上,然后加入150mg碳二亚胺和100mg 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磁力搅拌的状态下将抗坏血酸琥珀酰酯进行活化,反应时间为2-4h;取pH7.4 0.01M的磷酸盐缓冲液溶解的浓度为1μM的氨基修饰的DNA2 500μL,将500μL活化好的抗坏血酸琥珀酰酯加入到DNA2中,在振荡的条件下反应4-6h,得到抗坏血酸偶联的DNA2;
DNA2:5’-NH2-AAAAAACACTGCTTTTTTGGTCAC-3’;
(3)在Hg2+存在的条件下形成包含抗坏血酸的T-Hg2+-T错配结构
将1mL步骤(1)中修饰DNA1的金纳米粒子探针和1mL步骤(2)中偶联好的DNA2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分装到PCR管中每管100μL,然后在每管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5ng mL-1、5ng mL-1、10ng mL-1、50ng mL-1、100ng mL-1、200ng mL-1的Hg2+,在室温下孵育反应4h后,使得DNA1和DNA2与Hg2+充分结合形成T-Hg2+-T错配结构;将反应体系在12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去除未结合的DNA2,然后再向每管加入100μL超纯水将金纳米粒子进行重悬;
(4)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形成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将步骤(3)中得到的金纳米粒子溶液的pH用NaOH水溶液调整到9.0,然后向每管中加入包含200mM聚乙烯吡咯烷酮的1M硝酸银溶液50μL,在缓慢振荡的条件下反应1-3h,借助于金纳米粒子表面的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将硝酸银进行还原,并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一层银壳,从而形成Au@Ag核壳纳米粒子;将不同Hg2+浓度下的Au@Ag核壳纳米粒子分别在520nm和400nm的波长下进行紫外测定,从而得到A520/A400的紫外吸收比值,并建立Hg2+浓度和A520/A400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检测Hg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检测Hg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抗坏血酸琥珀酰酯的活化时间为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检测Hg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抗坏血酸琥珀酰酯加入到DNA2后的反应时间为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检测Hg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抗坏血酸还原硝酸银的时间为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之雄,未经樊之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45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