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3854.6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佳璇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11353 | 代理人: | 逯博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植物种植领域的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每日食用的蔬菜的质量(例如绿色无污染、保鲜程度)有了更高的需求。
现有技术的植物种植机或植物架呈多层结构,每层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盛放水或营养液的种植槽,种植槽上方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盖板,种植盖板上具有用于供植物的根部插入水或营养液中的圆孔。每层的顶部均设置有光照模组,用于为下方的种植槽提供光照。
现有技术的植物种植机或植物架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向各层种植槽中注入水或营养液。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人工向各层种植槽中注入水或营养液,操作复杂,增加了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循环系统,以降低人力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循环系统,包括:储水槽,用于存储水或营养液;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水槽中;上水管支架,设置于所述储水槽的侧壁上,下端在所述储水槽上方设置有入口,上端在不同位置高度设置有多个出口;多个上水管,下端与所述水泵连接,上端穿过所述上水管支架的入口并从所述上水管支架的多个出口分别穿出,用于向多个不同位置高度的种植槽中注入水或营养液;下水管,设置于所述储水槽的侧壁上,上端在不同位置高度设置有多个,可与多个所述种植槽中的限水位出水口和/或排水口连接,或可与所述限水位出水口和/或排水口连接的软管连接的进水口,下端在所述储水槽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本发明提供的水循环系统,可移动至具有多层种植槽的植物种植机或植物架附近,在水泵开启的情况下,可自动地向植物种植机或植物架的各层种植槽中注入水或营养液,操作简单,降低了人力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水循环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水循环系统应用在具有多层种植槽的植物种植机或植物架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种植槽的限水位出水口和/或排水口连接的软管与下水管的进水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水槽、2-水泵、3-上水管支架、4-上水管、5-下水管、6-种植槽、7-植物种植机或植物架、8-限水位出水口、9-排水口、10-软管、1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水循环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水循环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循环系统具体可包括:
储水槽1,用于存储水或营养液。
水泵2,设置于储水槽1中。
上水管支架3,设置于储水槽1的侧壁上,下端在储水槽1上方设置有入口,上端在不同位置高度设置有多个出口。
多个上水管4,下端与水泵2连接,上端穿过上水管支架3的入口并从上水管支架3的多个出口分别穿出,用于向多个不同位置高度的种植槽中注入水或营养液。
下水管5,设置于储水槽1的侧壁上,上端在不同位置高度设置有多个,可与多个种植槽中的限水位出水口和/或排水口连接,或可与限水位出水口和/或排水口连接的软管连接(图1中以此种方式为例示出)的进水口,下端在储水槽1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佳璇,未经宋佳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3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