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3678.6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2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毛涛涛;范运飞;段江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恒云能源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占宇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电网 能量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能量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微电网系统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作为一个电力自治系统,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具有调节系统运行策略、保存历史运行数据和故障预警告警等功能。
目前,微电网能量管理普遍采用就地监控或远程监控方式,通常利用一个中央控制器采集微电网的运行数据,通过SCADA监控平台监测微电网运行状态,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对公共电网的影响,实现清洁友好的智能电网的需求。但是当微电网接入公共电网的数量越来越多,每个微电网中的分布式能源也不尽相同,上述这种简单的微电网能量监控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微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灵活调度和市场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实现微电网本地和云的有效分层管理,本地对单个微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云端对所有微电网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包括云端管理平台、若干个微电网以及与每个微电网对应的本地监控系统,所述本地监控系统包括智能采集控制终端和SCADA终端,所述智能采集控制终端分别与微电网、SCADA终端电连接,所述SCADA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与云端管理平台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微电网的装置设备与智能采集控制终端之间采用I/O口、串口或以太网连接,智能采集控制终端与SCADA终端之间采用以太网连接,SCADA终端和云端管理平台之间采用以太网或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微电网类型包括储能、光伏、风力、冷热电三联供微电网及各类分布式能源混合微电网,其结构包含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变流设备、负载、变压器和断路器等微电网必要组件。
本地监控系统内的智能采集控制终端主要通过以太网/串口等方式连接微电网内的储能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智能电表、并网逆变器、继电器开关。储能逆变器连接储能系统,作为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装置,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存储或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释放储能电能。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采集、监测电池的额定容量,总电压,总荷电状态,每个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内阻、荷电状态、健康状态,以及电池本身故障和通讯故障,实现电池故障告警和主动切断保护措施等功能。所有采集与控制的信号分为遥测、遥信、摇调及遥控四种信号,遥测信号是指测量模拟量;遥信信号是指测量开关量;摇调信号是指控制模拟量;遥控信号是指控制开关量。
本地监控系统内的SCADA终端具有人机界面、数据库、通信传输等,实现微电网运行的实时状态、系统运行策略、储能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监控,查看微电网运行的历史数据和操作记录,微网设备的摇调和遥控操作功能,以及通过修改控制策略调整微电网运行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微电网类型包括储能微电网、光伏微电网、风力微电网、冷热电三联供微电网或其他类型的分布式能源混合微电网。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采集控制终端用于采集对应微电网的数据、控制对应微电网工作,所述SCADA终端用于监控微电网运行的实时状态,查看微电网运行的历史数据和操作记录,实现微电网内设备的摇调和遥控操作功能,以及通过修改控制策略调整微电网运行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地监控系统对于对应微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上传微电网的数据至云端管理平台,执行来自云端管理平台的指令;
云端管理平台记录和显示所有接入云端管理平台的微电网信息,对所有微电网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本地监控系统管理各个微电网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恒云能源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恒云能源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3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