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拇外翻预防矫正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3165.5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凌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子龙 |
主分类号: | A43B7/26 | 分类号: | A43B7/26;A43B3/12;A43B3/10;A43B23/02;A43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面 矫正鞋 拇外翻 智能模块 矫正片 预防 无线通信模块 电源模块 形变检测 施加 大拇趾 向内 智能 足部 足部拇外翻畸形 保健用品领域 跖趾关节部位 脚趾 连接固定 远节趾骨 足部健康 跖骨部位 跖关节 矫正 关节 | ||
智能拇外翻预防矫正鞋本发明涉及足部健康保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矫正和预防足部拇外翻畸形的智能拇外翻预防矫正鞋。拇外翻预防矫正鞋,由鞋底、鞋面和智能模块组成,鞋面包含有一个矫正片,所述矫正片位于大拇趾与二脚趾之间的缝隙,与鞋底相连接,矫正片与大拇趾第一趾间关节或远节趾骨的部位外侧相接触,并对该部位施加向内的力,鞋面与足部第一跖趾关节部位内侧相接触,并对该部位内侧施加向外的力,鞋面与足部第五趾跖关节或第五跖骨部位外侧相接触,并对该部位施加向内的力,所述智能模块与鞋底或鞋面连接固定,智能模块内包含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形变检测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形变检测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足部健康保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矫正和预防足部拇外翻畸形的智能拇外翻预防矫正鞋。
背景技术
拇外翻畸形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形,并且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拇囊是指在拇外翻畸形中出现的明显的内侧突起,但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名词可互换使用。拇外翻是累及拇趾的最常见的病变,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最常发生在有遗传倾向加上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的人,不合适的鞋子会对拇趾施加异常压力。拇僵硬一般表现为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关节内侧出现明显的骨赘,一些患者骨赘处软组织因长期受鞋子摩擦挤压而出现红肿、积液,称为拇囊炎。严重拇外翻患者可出现其他足趾的偏斜、骑跨。具有拇外翻的患者不一定都有疼痛,而且畸形也与疼痛不成正比。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拇跖骨头内侧隆起后压迫和摩擦而引起急性拇囊炎。拇跖趾关节长期不正常,发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和第2~3跖骨头下的胼胝引起疼痛。病情发展主要为以下4个阶段:1.拇外翻可逆阶段:大拇趾外翻10度左右,影响美观,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2.拇外翻挛缩阶段:大拇趾外翻10-20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3.拇外翻严重阶段:大拇趾外翻20-40度,脚趾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4.大拇趾畸形阶段: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 导致人体负力线改变,引起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
足部的关节:小腿的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足部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也是足部最后面的关节。跗骨之间、跗骨与跖骨之间都形成关节。跖骨与趾骨之间形成跖趾关节,趾骨与趾骨之间又形成趾间关节。第二至第五趾,可称为近节趾间关节与远节趾间关节。无论关节大小、活动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结构均应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及关节腔3部分,均有韧带加强其稳定性。局部名称:根据正常人体解剖学的规定:足趾为前方,足跟为后方;足拇趾一侧为内恻,小趾一侧为外恻;足底面为下,足背面为上,足底面又称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后面与小腿相连接,足和小腿之间构成踝关节。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内侧、外侧、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称趾腹或趾端掌跖面。足的底面由前向后,分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鞋由鞋底和鞋面构成,一般以足底面为分界面,以下部分统称鞋底,鞋跟是附着在鞋底上的,是鞋底的一部分,鞋底可以由多层材料做成;分界面以上统称鞋面,鞋面可以由多块面拼接而成,也有少数鞋面面积很小看上去是线不构成面,但是也是一种鞋面,鞋面上可以设有鞋带等附件都属于鞋面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子龙,未经凌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3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