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混凝土渗透结晶养护剂及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1886.2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3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曾军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晶磊兴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0/04 | 分类号: | C04B40/04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陈飞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混凝土 渗透 结晶 养护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渗透结晶养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组分:聚磷酸铵25~40份,硅溶胶粒15~25份,碱化蛋白质粉5~10份,柠檬酸胶粒3‑10份,硅酸铝镁粉3~8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3份;该混凝土渗透结晶养护剂具有对微观的微细晶粒进行渗透活化、养护、连接的功能,不但使混凝土后期养护时间大幅缩短,而且可获得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克服了现有混凝土养护存在时间长、养护繁杂不稳定、强度易降低的缺陷。进一步公开了其应用方法,该混凝土渗透结晶养护剂在混凝土施工时加入,可以完全替代现有混凝土进行表面养护的工艺。大幅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工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渗透结晶养护剂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建材向低环境负荷材料和高性能的发展,传统的基础建筑材料面临着绿色转型、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对于用量最大的基础建材-混凝土,也不断的适应新的性能要求。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其在各种道路工程、房屋工程中大规模应用。由于混凝土成型后,需要凝胶材料不断水化结晶凝结才能最终形成具有强度的路面。所以养护对提升路面强度至关重要。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使混凝土的良好硬化条件。但因施工、天气等种种原因,对混凝土的养护经常达不到要求。不仅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急剧蒸发失散,造成混凝土表面干缩、龟裂、起毛,严重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以及其他性能的发挥。如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裂纹,甚至出现裂缝,穿透钢筋保护层,造成钢筋腐蚀,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使用寿命。因此混凝土养护至今仍然是混凝土构筑物成型工艺中的重点及难点。
因此凝胶材料的水化结晶效果直接影响路面的强度。而水化结晶凝结在初凝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必要的温度、湿度和较长的时间,以保证足够的水分使水化反应完全进行。特别是现有混凝土加入了可以降低成本、抵抗硫酸盐侵蚀矿渣等,使得水化反应变得更慢。传统的养护方法主要是路面成型后铺草袋、塑料薄膜、洒水养护,使凝胶材料充分发生水化结晶反应。
然而这些方法,一方面需要长时间养护,另一方面养护不稳定,不能有效地阻隔水分蒸发,混凝土容易在微孔中发生泛碱现象,影响水化质量,造成路面强度降低。更为重要的是,现有养护技术时间长不能适应快速施工的需要。尤其是在城市路面施工中,需要快速施工,快速投入使用,留给养护的时间极少,显然传统养护已不适应。
已有报道,通过在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其直接喷涂或涂刷可以成膜乳液作为混凝土养护剂,能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连续不透水的密闭养护薄膜,以替代传统的洒水养护、铺薄膜养护。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4446123A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剂,由甲基硅油、多元羧酸、氯化亚锡、偶联剂、纯丙烯酸乳液、羟甲基丙基纤维素组成,能够成膜提高保水率,实现对混凝土的养护。但养护的均匀度稳定性仍存在缺陷,而且养护时间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混凝土养护存在时间长、养护不稳定、强度易降低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混凝土渗透结晶养护剂。通过选用具有微观渗透、养护、连接功能的原料组成混凝土渗透结晶养护剂,该渗透结晶养护剂具有对微观的微细晶粒进行渗透活化、养护、连接的功能,显著的优势是促使混凝土在后期养护时硬化时间缩短且获得更高的强度。进一步公开了该渗透结晶养护剂的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混凝土渗透结晶养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组分:
聚磷酸铵 25~40 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晶磊兴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晶磊兴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1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隔音的实木复合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城市路网的最优静态路径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