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1446.7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1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江洋;董志荣;刘庆伟;骆非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金华市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3/28 | 分类号: | B26D3/28;B26D7/06;B26D7/08;G01N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片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切片机,包括:底座,底座上具有立柱;上下移动座,活动设置在立柱上;上下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下移动座;前后进给件,活动设置在上下移动座上,前后进给件具有螺纹孔;丝杆,转动安装在上下移动座上,丝杆与螺纹孔配合;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上下移动座上,用于驱动丝杆;两个第一感应传感器,安装在立柱上,呈上下分布;触发杆,固定在上下移动座上,用于与第一感应传感器配合;进给控制器,与两个第一感应传感器以及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工作。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两个第一感应传感器以及触发杆来代替现有技术的进给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大大简化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切片机。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和研究,除了通过肉眼从大体组织诊断疾病,还更需要从组织结构和细胞变化诊断疾病,这就需要将生物组织制成5um左右的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因而产生了生物组织的切片机,生物组织通过石蜡设置在包埋框上,然后包埋框安装在包埋框夹头上,包埋框夹头与水平移动座固定,水平移动座通过往复机构整体上下运动,通过进给机构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包埋框远离或靠近刀片。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94104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切片机的快速修片机构,该切片机的进给机构设计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切片机,解决了现有切片机进给机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切片机,包括:
底座,底座上具有立柱;
上下移动座,活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能够相对立柱上下移动;
上下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下移动座相对立柱上下移动;
前后进给件,活动设置在上下移动座上,能够相对上下移动座前后移动,所述前后进给件具有螺纹孔;
丝杆,转动安装在上下移动座上,丝杆与所述螺纹孔配合;
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上下移动座上,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两个第一感应传感器,安装在立柱上,呈上下分布;
触发杆,固定在上下移动座上,用于与第一感应传感器配合;
进给控制器,与两个第一感应传感器以及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感应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工作。
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精确控制前后进给件的前后移动;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感应传感器以及与第一感应传感器配合的触发杆,能够感知上下移动座的位置,从而进给控制器能够进行相应的控制,具体的,当触发杆移动到上端与上端的第一感应传感器配合时,进给控制器得到该第一感应传感器的信号,控制丝杆转动,使前后进给件向前移动设定的距离,当触发杆移动到下端与下端的第一感应传感器配合时,进给控制器得到该第一感应传感器的信号,可以控制丝杆反向转动,使前后进给件向后移动设定的距离,即进行回缩操作,回缩操作能够有效防止在前后进给件向上移动时,样本与刀片接触,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黏刀现象(黏刀现象不仅会破坏样品,也容易降低刀片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两个第一感应传感器以及触发杆来代替现有技术的进给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大大简化了结构。
可选的,所述上下移动座包括上工作位和下工作位,在上工作位时,所述触发杆触发上侧的第一感应传感器,在下工作位时,所述触发杆触发下侧的第一感应传感器。
这样设置使得上下移动座移动到最上端或最下端时,进给控制器通过对应第一感应传感器能够感知到,从而进行相应操作,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金华市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金华市科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1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