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水冷散热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1154.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姚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素梅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管 变压器 风扇 焊接固定 控水阀门 水冷散热 埋式 加压水泵 储水箱 防护网 结构安排 紧密连接 卡扣固定 热量带走 散热结构 散热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水冷散热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变压器中部设有风扇,风扇与变压器紧密连接,风扇上部设有防护网,防护网与风扇焊接固定连接,风扇左侧设有吸热管,吸热管与变压器焊接固定连接,吸热管下部设有加压水泵,加压水泵与吸热管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吸热管右侧底部设有控水阀门,控水阀门与吸热管焊接固定连接,控水阀门右侧设有储水箱,储水箱与吸热管焊接固定连接,该种地埋式水冷散热变压器之中的热量通过风扇被带到空气之中,然后利用吸热管之中的冷水,将空气之中的热量带走,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这样的散热结构可以使得变压器的散热更加高效,且结构安排合理,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式水冷散热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变压器在电网输送中是必不可少的电力设备,对调节电网的电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电网上运行的变压器大部分为油浸式变压器,由于油浸式变压器大都采用片式散热器,导致散热效率较低,变压器经常由于油温过高,不得不停止运行,油浸式变压器散热方式一般为自然冷却、自然风冷、强油风冷、强油水冷等,这些冷却方式不仅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且散热器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土地的节约和环境的美化,且散热效果不佳。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地埋式水冷散热变压器,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水冷散热变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且散热器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土地的节约和环境的美化,且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水冷散热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中部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变压器紧密连接,所述风扇上部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所述风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左侧设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与所述变压器紧密连接,所述吸热管下部设有加压水泵,所述加压水泵与所述吸热管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吸热管右侧底部设有控水阀门,所述控水阀门与所述吸热管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控水阀门右侧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吸热管焊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上部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是由金属片冲压制成,所述储水箱右侧底部设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与所述储水箱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上侧中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变压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部设有防晒板,所述防晒板与所述支撑架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水泵下部设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是由PVC管裁剪拼接制成,所述分支管下部设有若干毛细地管网,所述毛细地管网与所述分支管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中部设有Y355型电动机,所述Y355型电动机是由优质铜线缠绕制成,所述Y355型电动机外部设有若干扇叶,所述扇叶与所述Y355型电动机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地埋式水冷散热变压器是摒弃了传统地埋式变压器的缺点,利用地面相对较低的温度来吸收热水之中的热量,在变压器的上部设有防晒板,可以避免变压器受到太阳的照射而升温,配合电扇所产生的风,使得变压器之中的热量被带到空气之中,然后利用吸热管之中的冷水,将空气之中的热量带走,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这样的散热结构可以使得变压器的散热更加高效,且结构安排合理,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压器;2-防晒板;3-储水箱;4-加压水泵;5-毛细地管网;6-吸热管;7-防护网;8-风扇;9-分支管;10-控水阀门;11-注水口;12-放水口;13-支撑架;14-Y355型电动机;15-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素梅,未经姚素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1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