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程序执行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0933.1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8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陈盛东;胡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策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程序 执行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程序执行方法,应用于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系统,其中,已发布至所述区块链中的应用程序被绑定了用户标识;包括:当接收到用户基于持有的私钥在所述区块链上向目标程序发布的目标指令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查询获取到的所述用户标识是否与所述目标程序绑定;如果获取到的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程序绑定,则在所述目标程序中触发执行所述目标指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程序执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由若干台计算设备共同参与“记账”,共同维护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每台计算设备可以参与数据库记录、并且各计算设备之间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同步的特性,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搭建去中心化系统,并在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中收录各种执行程序进行自动执行,已在众多的领域中广泛的进行应用;例如,在金融科技领域,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P2P支付平台,并在区块链上发布诸如智能合约等执行程序,可以在不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前提下,实现不同的用户之间的点对点安全支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程序执行方法,应用于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系统,其中,已发布至所述区块链中的应用程序被绑定了用户标识;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基于持有的私钥在所述区块链上向目标程序发布的目标指令时,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
查询获取到的所述用户标识是否与所述目标程序绑定;
如果获取到的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程序绑定,则在所述目标程序中触发执行所述目标指令。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之前,包括:
基于与用户持有的私钥对应的公钥对所述目标指令的电子签名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通过,将所述目标指令传递至所述目标程序,由所述目标程序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并查询获取到的所述用户标识是否与所述目标程序绑定;以及,在确定获取到的所述用户标识与所述目标程序绑定时,触发执行所述目标指令。
可选的,所述目标程序和所述用户标识的绑定关系记录在预设的映射表中;其中,所述预设的映射表被发布至所述区块链。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用户持有的私钥对应的公钥,与所述用户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以及,对应于所述绑定关系的电子签名;
基于所述去中心化系统存储的可信公钥针对所述电子签名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通过,将与所述用户持有的私钥对应的公钥记录至所述映射表中,以在所述映射表中创建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与用户持有的私钥对应的公钥之间的绑定关系。
可选的,所述用户持有的私钥对应的公钥,与所述用户标识之间的绑定关系存储在所述用户的身份证书中。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标识,包括:
获取用户在基于持有的私钥在所述区块链上向目标程序发布所述目标指令时,同步发布的用户标识;或者,
基于用户持有的私钥对应的公钥,在已发布至区块链中的映射表中查询与所述公钥绑定的用户标识;其中,所述映射表记录了所述目标程序、所述用户标识,以及与用户持有的私钥对应的公钥之间的绑定关系。
可选的,其中,当所述用户持有的私钥及对应的公钥发生更新时,删除所述映射表中记录的更新前的公钥与所述用户标识的绑定关系,并在所述映射表中重新创建更新后的公钥与所述用户标识的绑定关系。
可选的,所述用户标识绑定多个公钥;其中,与所述用户标识绑定的多个公钥,分别对应不同的用户角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策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策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