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电机控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0651.1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龙;郭亮;张旭升;胡日查;韩康;谭向全;毛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9/22 | 分类号: | H02K9/22;H02K15/12;G01K1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荆喆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红外 波段 测试 系统 电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电机控温装置,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该电机控温装置包括导热索安装支架、导热索、测温传感器、加热片、热控仪和多层隔热组件,该电机控温装置通过导热索安装支架和导热索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向冷端,并利用热控仪分别与测温传感器和加热片构成的测温回路和加热回路实现对电机不工作时的主动控温,同时利用多层隔热组件将导热索安装支架、导热索、测温传感器和加热片包覆,使电机无论是在工作状态下,还是在主动控温状态下,电机向空间辐射的热量都大大减少,从而不会对红外波段测试系统产生背景噪声,有利于保证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电机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真空低温背景(如果在太空,背景温度为4K;如果使用液氮回路的真空罐,背景温度约为100K)下,电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聚集,导致电机温度快速上升甚至超过工作温度范围,因此需采用必要的散热措施对电机进行散热。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散热方式为将电机外表面裸露一部分并喷涂高发射率涂层,利用辐射散热的方式将热量排散到冷黑空间,当电机本身的散热面积不足时,需要在电机上加装热辐射器,以增大电机辐射散热面积,增强散热能力,保证电机在工作时温度不超过许用温度。当电机不工作时,电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电机的温度将逐渐降低并超出电机使用的低温限,因此需要对电机进行主动控温加热。对于可见光波段测试系统而言,上述电机控温方法非常有效,但是对于真空低温背景下的红外波段测试系统而言,由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工作时要求背景温度为低温环境,因此无论是在电机工作时,还是在电机的主动控温阶段,使用上述电机控温方法时,电机辐射的热量都会对红外波段测试系统产生背景噪声,降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机在红外波段测试系统中会产生背景噪声,导致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电机控温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电机控温装置,包括导热索安装支架、导热索、测温传感器、加热片、热控仪和多层隔热组件,
所述导热索安装支架包括与电机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具有连接耳,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连接耳密封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之间填充导热填料;
所述导热索包括导热头部、导热主体段和散热头部,所述导热主体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头部和所述散热头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导热头部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头部与冷端固定连接;
所述测温传感器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测温传感器与所述热控仪连接,构成测温回路;
所述加热片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加热片与所述热控仪连接,构成加热回路;
所述多层隔热组件将所述导热索安装支架、所述导热索、所述测温传感器和所述加热片整体包覆。
上述用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电机控温装置通过导热索安装支架和导热索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向冷端,并利用热控仪分别与测温传感器和加热片构成的测温回路和加热回路实现对电机不工作时的主动控温,同时利用多层隔热组件将导热索安装支架、导热索、测温传感器和加热片整体包覆,使电机无论是在工作状态下,还是在主动控温状态下,电机向空间辐射的热量都大大减少,从而不会对红外波段测试系统产生背景噪声,有利于保证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电机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红外波段测试系统的电机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组合结构
- 下一篇:励磁绕组型马达的电源供应装置及励磁绕组型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