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9751.2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信博伟(安徽)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75/04;C08K5/12;C08K5/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12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pvc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在购车时不仅仅只是看重汽车外部造型的美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重汽车内饰材料的美观,汽车内饰材料已经成为影响汽车整车品质和档次的重要因素,目前汽车内饰材PVC人造皮革,PU人造革等。用于汽车内饰的PVC人造革材料要求PVC具有良好的各项性能指标以满足各主机厂商的要求,比如,耐光照、耐磨性能好,而目前在成型PVC时还可能出现PVC与离型纸不易分离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PVC配方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聚氯乙烯树脂30-60份、聚氨酯20-60份、增塑剂20-40份、抗氧化剂5-15份、有机锡类稳定剂3-8份、颜料5-10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K值为50-80,黏度为2000-4000cps,VCM含量<l5ppm,筛残留<1,杂质粒子数<8,白度>85。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DC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锡类稳定剂为二甲基氧化锡、二甲基氯化锡的一种。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聚氯乙烯树脂、聚氨酯20-60份、增塑剂20-40份、抗氧化剂5-15份、有机锡类稳定剂3-8份、颜料5-10份。采用本发明所述的PVC配方生产PVC后,在生产汽车内饰材料时PVC材料不会出现粘纸问题,同时,PVC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光照、耐磨性能,满足主机厂商的要求,适于普遍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聚氯乙烯树脂50份、聚氨酯40份、增塑剂30份、抗氧化剂10份、有机锡类稳定剂5份、颜料8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K值为60,黏度为3000cps,VCM含量<l5ppm,筛残留<1,杂质粒子数<8,白度>85。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优选的,所述有机锡类稳定剂为二甲基氧化锡。
实施例2
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聚氯乙烯树脂30份、聚氨酯20份、增塑剂20份、抗氧化剂5份、有机锡类稳定剂3份、颜料5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K值为50,黏度为2000cps,VCM含量<l5ppm,筛残留<1,杂质粒子数<8,白度>85。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优选的,所述有机锡类稳定剂为二甲基氯化锡。
实施例3
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聚氯乙烯树脂60份、聚氨酯60份、增塑剂40份、抗氧化剂15份、有机锡类稳定剂8份、颜料10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K值为80,黏度为4000cps,VCM含量<l5ppm,筛残留<1,杂质粒子数<8,白度>85。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
优选的,所述有机锡类稳定剂为二甲基氧化锡。
实施例4一种汽车内饰PVC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包括聚氯乙烯树脂60份、聚氨酯20份、增塑剂40份、抗氧化剂5份、有机锡类稳定剂8份、颜料5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K值为70,黏度为2500cps,VCM含量<l5ppm,筛残留<1,杂质粒子数<8,白度>85。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DCP)。
优选的,所述有机锡类稳定剂为二甲基氯化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信博伟(安徽)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华信博伟(安徽)车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9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